你好呀,我是陶不言~
今天是我持续写作的第80/100天,
记录时间日志的第11/21天!
最近“小镇做题家”火出圈了。
“小镇做题家”本来是出身低微,十八线小城镇,但通过做题取得不错的高考成绩,考入不错大学的人的自嘲。
现在却被人当做一个贬义词。
拿我自己来说。
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小镇做题家”。
出身十八线小县城,也经历了题海战术,却勉强考上了一个普通大学。
毕业后,又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打工人。
我拖了“小镇做题家”的后腿了。
刚到县城上中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一些自卑的。
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眼界见识都没有城市同学厉害。
但是,现在的我不会再有这种情绪了。
至于为什么,我也说不清。
今天我读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升级版的时候发现一句话。
可以当做我的答案。
单从学习改变行动的角度谈,我觉得大概有两种模式的改变,一种是修眉毛式的改变,一种是修气质式的变化。
修眉毛指的是“学以致用”的学习,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比如,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不得不大量的刷题,采用题海战术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就是修眉毛式的学习。
而修气质式的学习则是“无用之用”的学习。和之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类似。这个学习过程不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是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或是好奇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眼界就打开了。
“小镇做题家”只不过是由于条件所迫不得不优先选择进行修眉毛式的学习学习而已。
修眉毛和修气质也不是泾渭分明的。
它们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当修眉毛式学习达到一定阶段,比如顺利考入大学,我们就会以此为基础进行修气质地学习。
而那些从小就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城市孩子也不是只学习音乐,舞蹈之类的课程,他们在文化课上也同样下苦工。
所以说,“小镇做题家”不过是先学修眉毛,后学修气质式罢了。
今日时间日志:
遇到2个问题:
当自己有大段时间空闲的时候,自己就不想再记录时间日志了;
当自己做一些琐碎的小事的时候,注意力反而更集中。
在待读书单里增加一本书:《奇妙的一生》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真正的和时间成为朋友的人——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2012年获得俄罗斯最重大的文学奖——巨著奖,其奖金额度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他记录时间日志可以精确到分钟的。
而且,他的时间日志可是坚持了几十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2475/d6bdec77d9e349ae.png)
以上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都看到这儿了,还不关注一下嘛,我每天都更新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