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
见字如面。
年关将近,我想我必须得写点什么给您了,即便按照常理来讲,中国人也是讲究礼尚往来的,而我从2016年8月3日起至今已经前前后后收到您写来的四十一封信了,如今已经是2019年的1月19日了,横跨了足足四个年份,历经四个春秋。
在信息爆炸、诸事转瞬即被人忘却的当下,您一坚持就是这么长时间,我已经从考验您的真心阶段转变为完全的感动了,因此,我决定给您写回信,并为这封回信来的这么晚表示深深地歉意。
谢谢您,这么久的时间没有给过您任何的回应,您还是对我一如既往的深情。听说您最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又觉得不切实际,怕人笑话,不敢讲出来。没关系,你我之间,又有什么不好讲的呢?
根据您的来信,我心里把您称之为“一个业余的知识分子”,对于您的诸多不切实际的话题早已习以为常,您大可以开门见山地直讲,我早就见怪不怪了。
再不济,您说出来之后,我最多嘲笑您几句就罢了,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您不是一直最疼我,对于我的嘲笑和挖苦一笑置之么?
既然如此,您也就不必再有任何顾虑了,您说我听就是。不过,您暂且先别急着说,我好像已经感应到了,不妨让我来说一说,您看我说的对与不对。
您最近书读的少了,但并没有彻底摒弃,床头仍然堆着一摞书。文章也写的很少了,但却一直没断了思考。我知道您一直在为物质的事情发愁,您虽然不是一个以物质衡量价值的人,但终究是个凡夫俗子,不能完全不被物质所干扰。
如果您是一个自由人,譬如鲁滨孙一般,一个人漂泊到一个孤岛上,独自面对大自然,自行解决吃喝拉撒问题,即便过得再苦,一定不会有丝毫怨言,而是甘于安贫乐道,怡然自得的。
但您不是没有漂泊到孤岛上吗?您就活生生地存活在这个社会上,所以您为物质忧虑,希望顾全父母,希望成家,好迎接未来的我。
我觉得这一切都很好啊,如果您真的自个儿逍遥自在去了,自然也就不会想到我了,我也就无法感受到您的款款深情,那我还在这儿自作多情地给您写个什么劲儿呢?您说对吧?
对了,还是说说您最近思考的问题吧。您在想,您是一个活在目前的人,而从您的爸爸妈妈,也就是我的爷爷奶奶往上数,再到您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直数,可以一直数到盘古开天辟地那时候。
因为从中国人的文化来讲,盘古开天辟地是人类最早的时候了。那时起,就有两个人,一对情深的伉俪,那是您的当然也是我的直系祖宗,因此才有现在的您和我。
接着就是三皇五帝,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抗日战争,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公社,大炼钢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革,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到如今。
每个朝代,每任皇帝,每个年份,甚至每个瞬间,都有一对您的也是我的直系祖宗存在,他们经历了一切历史,一切欢乐和苦难,而您的身上,流淌着他们的血液。
这样想着,您觉得整个中国历史,不再是尘封在博物馆的史书,而是活生生地经历,他们的经历,也就是您的经历。
因此,您再也不会为些鸡毛蒜皮而辗转反侧,而那些即便是过不去的坎儿、天大的事等等等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那么的渺小,又算的了什么呢?完全可以归为鸡毛蒜皮。
好了,不说了。头一次给您写信,就写这么些疯话,倒是蛮像您的闺女,但这也太有损我的形象了吧?
我可是个古灵精怪的丫头,这一传扬出去,人们还不以为我是个老态龙钟的女学究啊,一切的罪过必须归到您的头上,不过您也别怕,没有什么问题是几个冰淇淋解决不了的。
欲说还休,就此搁笔。望一切安好!
二零一九年一月十九日夜
写于来投奔您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