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一抹红

那一抹红

作者: 醉眠芳草间 | 来源:发表于2024-02-01 06:16 被阅读0次

走进一些不太熟悉的村庄,会见到一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区分它现在是否还住着人,只要看看门上,但凡住人,再破的房子也贴着对联,风吹雨淋,残破不全,但隐约的红色还在,就证明这家的主人还在,房子依旧在行使着功能。

对联可谓历史久远,在应用上几乎无处不在,大到古迹建筑,小到普通人家,过年时甚至鸡窝狗棚都给它贴起。

国人视红色为吉祥火爆、消灾辟邪的吉色,火红的日子,火红的年味,红色的春联必不可少。过去农村过年,生活艰苦,且农村有文化的人少,因此这贴对联就显得有点难,不过再难也要有这一抹红。会写不会写的都买那种一大张的红纸,约一角多钱,回来自己裁剪成条幅。这时会写两笔的就是忙人了,自己写完给别人写,在忙忙活活中,也拉近了邻里间的感情。

农村的对联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面面俱到,有大门对,房门对,二道门对,仓房对,苞米仓子对,猪圈,鸡窝,牛棚,羊圈,马车等等都贴。还有春条,福字,抬头见喜,出门发财等等一应俱全。

凡是对联几乎都有横批,那种六畜的横批更直白,什么金鸡满架,肥猪满圈。各种“福”字也是无处不在,有大个的,中个的,小个的,箱子柜,水缸,酸菜缸,门窗前后,磨盘上,水井等等,凡是能粘点红就是吉利。

“春条”更是别具一格,它一般常见的有五言七言四句至六句组成,是一字竖长联,一般贴在屋内的“山墙”或“山柱”上,春条在农村很普遍,在城里贴的较少。

而对联的词句上,许多是自己编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写对联还是讲究意境的,比较含蓄地表达愿望,什么春风杨柳、万象更新之类,并不像现在这种张口闭口财源滚滚、四季发财。那时候出的一种叫“农家历”的小册子,在后面会有许多新出的对联,自己不会编,照着写就是了。

大约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联进入批量化的机器印制时代,千篇一律、简单重复,再也没有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美好憧憬,只剩下刺祼祼的欲望表达。

年一天天近了,走在街头,到处都是卖对联的,红红火火,看着挺热闹,却感觉不出那份迎新年的欣喜,倒有一份应付差事的敷衍。

当然,也有可喜的现象出现,往年许多有功底的志愿者会出来自愿免费给大家写对联,使这年味增添了许多和谐的气氛。

相关文章

  • 那,一抹红

    似红霞洒落大地 似枫叶倾燃焰火 那一抹红,在闪动,点亮了路人的眼,点亮了信阳人的心。哦,那一抹红是一群...

  • 那灰色天空下的一抹红

    那灰色天空下的一抹红 --------写给照片里的红衣女孩 那灰色天空下的一抹红 是对命运的无声抗争 是燃烧着的希...

  • 那一抹红

    我站在路口 欣赏那远处的秋 那一抹红印在了心中 没有落叶的飘零 只有荡漾的心情 迎着阳光 眺望那远处的红 那一抹秋...

  • 那最初一抹红

    晴空淡淡,微风伴随着柳枝蔓摇舞动,四下里一片寂静,偶然的几声鸟鸣,给这片天空带来了点生机。 蓝色的天空沉...

  • 秋天那最后一抹红

    秋天的那最后第,一抹红, 在风中飘动。 自在的飘在涵洞口, 在每个早晨或黄昏中。 是我路上最美的风景。 是那样的鲜...

  • 凉城

    这个世界,没有我,没有他,唯那凉城一抹红。 ———玖玖...

  • 296那受惊的一抹红

    01 今天,对于我的小女生欣,一定是刻骨铭心的一天。 大课间,少先队大队部公布前一天的纪律卫生量...

  • 雪中那最美的一抹红

    雪是大自然对北方的馈赠,是这漫长寂寥冬日的庆典,亦是上帝为孩子和那些有着孩子样童心的大人创造的一个童话的世...

  • 樱桃红了

    风袅袅 雨霏霏 风雨舞动 纠缠出了 那绿叶间的独特的一抹娇红 那一抹娇红 染了一树季节 把夏日点燃 醉了人间 那一...

  • 诗歌/一抹柿红

    一抹柿红 文/李惠兰 那透亮的红妆 是那般撩动人的心笙 一抹柿红 点亮心头 暖暖的记忆 爽朗的笑声在柿树下绽放 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一抹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ng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