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有必要把复杂现象简单化。
在创业初期,稻盛对财务知识一窍不通。即便看了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也仍然一头雾水。
他问财务总监:“资产负债表的左侧是资产,里面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等项目:右侧有资本金和盈余公积等项目。左边有货币资金,右边有资本金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相加,就是咱们公司的资金吧。”
对于稻盛的说法,财务总监一脸无奈。
“您在说什么呢?表的左侧是借方,列示的是资产;右侧是贷方,列示的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项目的合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合计。”
稻盛对此表示不解:“右边不是写着资本金吗?它为什么会和负债同列呢?明明应该算作公司的资金啊。”
“您是外行,我没法解释清楚。”
“行了行了。只要提高销售额,从销售额中减去费用,剩下的就是利润。这么理解总没错吧。”
“的确如此。”
“那就不用纠结了,只要追求销售最大化和费用最小化就行了。”
那次交谈之后,稻盛一直把这最为简单明快的道理作为经营原则。他是把复杂财务问题简单化。
“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是一种近乎直觉的分析能力。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事情考虑得过于复杂。但是,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有必要把复杂现象简单化。把事情看得越简单,就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越接近真理。例如,看起来很复杂的经营,说到底,只不过是彻底追求“销售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则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