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军旅生涯回忆录》
著者:沈云来
十九、建造营房的日子
冬天过去后,进入到一九五四年的春天。这时候,我军接到了要在朝鲜长期驻守的命令。既然要长期驻扎,就不能久居当地老百姓的民房了。我们必须自建营房。我们所用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是从国内调来的。但唯有砖块必须就地取土,自制土砖。什么叫土砖呢?就是光用泥土用水捣成湿泥,然后在模型上压成砖坯,并在太阳下晒干后即成。用这些泥砖坯来砌墙,然后在墙内外再用白石灰刷白就能使用十年八年了。
筑墙基所用的石块,需要到几里地外的地方去搬来。没有箩筐可装,不好肩挑也不能抬运。于是,只能靠肩扛了,每人一大块,量力而行。我的任务是用手风琴演奏进行曲,为大家鼓劲。因为,此时恰好上级发给每个营一架捷克产的手风琴,而我们营里只有我一个人会拉。因此,营领导就把这架手风琴交给我们一连来保管使用了。
士兵当中不乏能工巧匠。在建造营房的过程中,会泥工的就都从事砌墙、盖屋顶,会木工的就都上梁搭椽,其余的人都做助手当杂工。人多力量大,大家的干劲都很足,早建好自己的营房,就可以早日入住。而且,在营房内,我们还都建了火炕作为大统铺,以后再过冬,大家就可以睡得暖暖了。因此,营房建造进度相当快,艰苦的劳动就是为了一劳永逸嘛。
营房造好了,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家,而且比老百姓的房子要优越得多。因为是我们自己配套完成的生活设施。所以,新的营房厨卫房间齐全、还建有操场,以及家属房间,以备日后有干部家属来探亲所用。
我们离团部、师部都不远。在那里还建起了供销社、礼堂、军邮站、浴室、食堂膳厅。我营与团部近,团部机关单独有军官灶,其供应比大灶要好一些。我们营部的一桌干部也可吃军官灶。每餐都有人送来的。
有了营房,解决了我们的住宿问题。但作为高射炮部队的主要武器——高射炮还迟迟未装备起来。在战争时期,我们先当工兵打坑道、筑工事,到了前线后又作为后勤运输部队投入战斗,一直以来不务正业。现在住进自建的营房后,终于要配给高射炮了。这种武器要到西海岸的兄弟部队去接收。因此,全营大部分官兵都要去那里。营房只留下一个排长平金明带领一个班的战士驻守保卫营房。我也留守在营部值班。
在后山坡建造的那二间家属房,造好后一直空置在那里。所以我就搬进去住了。那天由于气温太低,我为了增加温度,把一个60瓦的大灯泡接到灯头上去。夜间睡觉,光线太刺眼不易入睡,我就用一张纸板将灯泡围了起来。不料纸板受高温时间久了,变焦后烧了起来,差点酿成了火灾。这一次的教训极为深刻,从此以后我做任何事情都是加倍小心,绝对不再粗心大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