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好像养老已不再靠儿子,得靠女儿;带孙子不再靠爷爷奶奶,得靠外公外婆。
地域不同,情况不一,最近小A找我聊了她的故事,我无法不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孝”,怎样才算“孝”。
可我越思考,越愤怒,越思考越害怕,放眼望去,典型的中国好闺女们,她们一个个如同在锁骨上被订上了穿透皮肉的铁链,铁链的另一头上拉着一个板车,板车上坐着他们的父母和家人,他们慢慢前行,血沿着铁链滴滴的流下落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中国好闺女们痛苦又疲惫的看了看身后的父母,望了望周围,无奈的低下头继续拉着。

01 小A的故事
这一切要从一个月前小A来找我说起。
小A是我的女同学,小乡村考出来的高材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考上重点高中,985大学,保送研究生,进入央企工作。
小A有一个弟弟,本科毕业,在南方工作。
小A的父母是农民,但又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知识但早年因为计划生育导致创业失败,后来各种原因一直待在农村,有部分固定资产,但现在基本无收入,父母口碑较好,为人处世一直受到乡邻们的好评。小A的父母对她和弟弟期望很高,小A自己也是心高气傲,小A从小比较懂事,即使受了委屈回家也是报喜不报忧。小A的感情路线不顺,工作5年,年已三十还孤身一人,在二线城市购房一套。
小A开朗,爱说笑,可这一次她来找我的时候,仿佛换了一个人,面无表情,不停叹气,已经有轻度的抑郁。
那天下午她过来的时候,穿着前年我们逛街一起买的羽绒服,披着的直发盖住了大半张脸,她缩在羽绒服里,像一个被装在黑色羽绒袋中的孩子。
她坐下的第一句就是:“米亚,我快抑郁了,你帮帮我,我现在只想逃离父母,离家出走”。

我沏了一壶龙井,等着她开始她的控诉。
“你说这人到老了是不是都无聊,无事才要生非?我爸跟我妈刚又吵了一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调萝卜丝我妈放了生耗油,我爸扯着脖子在楼上吼,说脑子有病的人才这么做,怪不得这么难吃。他们现在话说不到三句就吵,然后都看着我,还等着我占队和评理,是不是很可笑?”
“你为什么要跟你父母住一起?”其实现在单身的年轻人跟父母住一块儿的真的不多见。小A12岁就住校,之后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工作的前几年都是在离家400公里外的地方独立生活,半年前小A租了套房,如今跟父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肯定有不适应。
“父母老了,以后只会越来越老。趁着父母能动,我又没成家,让父母在身边,我好多孝顺孝顺。再说了,我房子没装好,新租的房有暖气,让父母过来过冬总比他们在老家舒服”小A叹了口气。
“那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怎么没有一起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单位有单人宿舍,没法一起住啊。现在住的房子是租的。哎,说到这个租房我就生气。我工作的第二年收入稍有好转,单人宿舍没法做饭,空间又小,我就想租个大点的,这样父母来了也能住,我自己平时还能做做饭,请朋友过来坐坐。我父母不同意,说有免费的宿舍为什么还要花钱,我在宿舍一憋屈就是5年。老实说,我工作后这五年最后悔的两件事就是没有一开始就自己租个舒服的房子和没有换掉这份不喜欢的工作。感觉这些年我荒废了好多美好的时光。”小A说到这里的时候有点愤怒。

“你为什么不换工作?”
“为什么不换?我父母没收入,他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在我工作的前三年是我在养着这个家,我一说换工作他们生怕我换个收入更少的。我也担心。我自己的话无所谓,一个人吃饱就OK,可我还要养家。”小A说到这里莫名的酸楚。
“你不是还有弟弟?你弟也可以帮着养家啊”
“我弟工作的晚,他的收入给我父母买车了。自己也不容易”。我听了听觉得也没啥矛盾啊,不至于为这点小事抑郁,再说了父母有父母的相处方式,我们无法改变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候这些现象可能我们认为是问题,而父母觉得是日常。
“对了,你知道吗,我现在这个大龄剩女,工作了5年,真的是光杆司令啥也没有了。”
“话不能这么说,我知道你买房花光了你之前的积蓄,可毕竟名下有一套固定资产,这也是资本啊”,其实想想,小A在同龄人中算是个一般人,不算过的差的那一类。
小A苦笑着说“房子?我妈让我把房子过户给她,她的思想就是只要我们没结婚,所有的钱和资产都是家里共有的,也就是她的。”
“不是吧,这个思路不对,大夏天你跑着看房两个月,你出首付还月供,为什么就变成家里的共有资产了?再说了,你过户给她,贷款她没法还啊。”我目瞪口呆。

“我妈说了,以后我结婚了肯定不住这个房子,我弟万一回这里发展,连个房子都没有。我听完头都大了,觉得太委屈!”
“那你怎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我硬说不同意,我父母肯定不开心,要生闷气,这我不就又不孝顺了吗?哎,虽然很郁闷,可毕竟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长远来看都不是问题”。小A放弃了房子我并没有很意外,从小他父母传输给他的观念已深入骨髓,孝道大于一切,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幸福。孝道像悬在她头上的一把刀,这样的孝总觉得不太对。小A喝了口水继续说。
”你知道吗,前段时间我去了另一个城市面试,那家单位给的待遇比现在这家好,但可能要经常去非洲出差。我父母想都没想就说去啊,为什么不去。

我的朋友们都建议我不要去,尽管工作性质适合我,但那个城市举目无亲,如果再长时间去非洲出差,我的婚事可能会更延迟。尽管最终我没有去,但想起来我父母当时的反应,我还是很心寒的。
上个月我给一个失独的亲戚寄了一箱年货,那个亲戚给我打电话说,丫头别乱花钱了,你爸妈现在吃住衣行都花你的,你一个月也就那点钱,自己再不攒点,难道结婚的时候真的是空手结吗?我听了眼泪都快掉下来,我的父母从没为我考虑过。只知道他们的儿子辛苦。
我妈从小跟我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谁谁家的姑娘,为了帮助自己贫困的家庭放弃了爱情选择了个手艺人一起奋斗;谁谁家的女儿为了帮扶自己的娘家不惜跟老公吵架闹别扭之类的。是不是很无语?我不可能干那样的事情。
我在公园看到小朋友,就会想,我小时父母也是这样把我拉扯大的。具体是不是这样我记不清了,但至少每次看到小朋友我都会想到要孝顺父母,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才算孝顺。以前我自己住,周末跟朋友吃吃饭,看看电影,再睡个懒觉,很舒服。
现在父母来了得陪着去周边转,如果不陪我的潜意识就会责怪自己不孝顺;父母病了我带他们去医院,医院人多环境差,我会自责自己没本事,没条件给父母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可是跟父母相处吧,父母就在你面前相互怼,尖酸刻薄,让人愤怒、心烦。”
02 小A当然不快乐
小A说到这里的时候长长的叹了口气。她叙述了大量的事实,不管是片面还是客观的。我想听听她“抑郁”的根源,于是我问:“你能告诉我现在,最容易让你愤怒的是哪些事吗?”

她苦笑了下说:“太多了!我父母天天斗嘴,相互言语中伤,我愤怒;明明是我又花时间又花钱的陪他们,可他们根本不为我考虑,只关心我的弟弟现在如何,以后如何;我愤怒我爸回老家跟人洋洋得意的说养我就是为了投资,我愤怒我妈脱口而出让我把房子过户给她,我可以把我的时间花在父母身上而不去旅游,但我同时又羡慕、嫉妒那些潇洒的朋友们频繁外出旅游.....”
”虽然很多余但我还是要确认下,跟父母住一起,你真的开心吗?”
“怎么说呢,父母不吵架的时候我觉得每天能看看他们挺好的,他们给我做好吃的,我带他们出去玩,给他们拍照,录小视频。可最近我压力有点大,回家听到他们吵架我就想摔东西,想逃离。我想,我并不快乐吧。”
小A当然不快乐。
没有谁在语言暴力的环境下能愉悦生活的。
刘青云之前演过一个电影《神探》,他能看到每个人心中的“鬼”。那个“鬼”其实就是每个人的个性。我看着小A,尽管她已经30岁,工作干练,可我看她却是个锁骨订着铁链的小女孩。她痛苦,无奈却毫无办法只能这样按部就班。
03 小A该怎么办
龙井已冲泡了四次,茶中尽是水的味道。我换了温和的红茶冲洗泡上。我想帮小A理理她的烦恼:“总的来说,你有五点不满,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1)你父母的口舌之争让你愤怒和烦躁
(2)你觉得你父母不为你考虑。
(3)你的一些计划被父母的决定打乱,比如租房;
(4)你的房子被母亲视为共有财产。
(5)你想做个孝顺的孩子但又因为舍弃了自己而不满”
“对,你总结的很多,就是这样。我该怎么办,跟他们相处久了也会发火,发完火就会内疚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对待父母。很矛盾。”
“那我们就一条一条说:

(1)你父母的口舌之争:自你12岁离家求学至今已经18年了,18年来每年你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平均为2周,父母也习惯了自己的相处模式,只是现在你们三个一起生活,你无法接受。你印象中,或者你认识中的家庭应该是和谐的。这是想象与现实的差别。孝的方式很多,住在一起不一定就是孝顺。我认为,你不适合跟你的父母一起生活。
(2)你觉得你父母不为你考虑: 我不相信天下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能从小你父母对你的期望与对你弟弟的不一样,你比较懂事,所以你受到的关注比较少。你隐忍了很久,最近突然爆发这种情绪,跟房子这件事有很大关系。如果你认为他们比较关心你的弟弟,那么你更应该建议父母去跟你的弟弟一起住。别忘了他们并没有要求跟你一起生活,是你为了尽孝邀请他们来的。
(3)你的一些计划被父母的决定打乱:我想你们家交流沟通的比较频繁,任何决定家庭成员参与的比较多,但是你已经30岁了,早就成年了,很多事情你是无需经过你父母同意的。有人说四年一个代沟,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那么有些事就不要让父母参与。
(4)你的房子被母亲视为共有财产:从法律上来说,这个房子是你的,你有权买卖,赠与或者独自拥有,你母亲没有权利要求你过户。让你很寒心的是你母亲的态度。不过父母也有糊涂的时候,我猜想你们家的财务状况也比较公开透明,这种皇太后式的思维也是你培养出来的。房子的事情无论如何处理,只要你决定了就买定离手,不翻旧账,如同这茶,泡完了倒掉就好。还有,你以后应该注意独立管理自己的财产。
(5)你想做个孝顺的孩子但又因为舍弃了自己而不满:孝顺本身没有错,适当的陪伴家人是必须的,但你首先得过好自己。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选择了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父母身上就不要去羡慕别人的自由和旅行,有舍才有得。
而以上这些都不是我最想跟你说的,我最想说的是:
你的快乐也很重要!”
小A愣在那里许久,最后如同放下负担那样的笑了。我知道一次聊天,一次交谈如同止痛片一样,可以止痛,却并不治病。她与父母的相处和磨合需要她的顿悟,更需要时间。

04 若是你不快乐,本身就是不孝。
我身边像小A这样“孝顺”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隐忍着把自己活成了父母口中的“孝顺闺女”,可她们自己并不快乐。这种近似自残式的孝顺才是不孝。
其实小A对孝顺的定义有点苛刻,我的同事与父母生活在一座城市,父母已经年近八十,也没有一起居住,大约半月见一次,去看看老母亲,也并没什么不好。中国的父母和孩子表达爱意总是含蓄的,表达意见和分歧则依靠争吵或冷战。没有有效的沟通就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化为鸿沟,鸿沟化为裂崖。
我始终相信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若是父母知道,你的肩膀上被定了穿透皮肉的血铁链,就是为了拖拉他们前行,父母是断然不会同意的。你若过的不好,你若万念俱灰,就算你天天陪在父母身边,金山银山伺候,也不过是提醒父母的失败而已。
所以,小A也好,不快乐的中国好闺女们也好,请先过好自己的生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再去谈孝顺父母,你自己的快乐也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