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最常见的就是超前学习。超前学习常见的有下面几个出发点:
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一学科有着特别的兴趣,并希望在该领域深入学习和探索。超前学习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提前接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挑战。
一些学生和家长可能希望在学习能力上获得更大的成就和进步。超前学习可以提供更广阔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较早的阶段就接触到更高难度的课程和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比如分析判断能力,理解能力等等。
超前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学术发展机会,例如参与高年级的课程、科研项目或学术竞赛。接受超前学习的学生会更有希望获得这样的机会。这样的经历可以为他们在将来的学术和职业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有些学生单纯为了追求挑战和成就感,他们希望超越课程要求,突破自己的学习界限。超前学习可以给予他们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更加满足、充实和自信。
但是,我真的看不懂 “超前学>感觉不扎实再学一遍>再学一遍>再复习几轮"这个模式的好处在哪里?为啥这么多人引以为傲。这是有多推崇应试教育啊?就真的所有的学习都只为了考试呗?
好多学霸家长的经验都是低年级就把小学甚至初中高中的内容刷完了,刷完的标准就是“做各年级期末卷95分以上"?那么这只是应试考试的学霸标准。
那如果是聪明孩子校内内容吃不饱,超前学习完全就是拓宽知识面的学习啊!当然孩子还有好多好多其它的选择。比如可以去运动去锻炼身体交朋友啊!可以去发展第二第三爱好,比如学习个乐器,玩玩机器人模型!孩子也不跳级,为啥要把时间花在训练他“解题技巧”啊?为啥超前学习的课程也要保证95分呀?超前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锻炼理解能力,能够提前对学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吗?
除非是真的不太聪明的,需要老师嚼碎了讲好几遍才能明白的孩子,才需要考虑上面的方式。就算是那种需要听好几遍,怎么也教不明白的孩子,他都那么吃力了,难道不应该“算了,别为难他了,让他干自己擅长感兴趣的事”吗?非得硬逼着他走他不适合的路真的好吗?
聪明的孩子的超前学习是建立在自学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即使学习的课程中出现一些理解不了,理解不透彻的内容。第一,可以留到以后以后学校正常教学中解决;第二,常常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随着思维能力增强,可能自己就悟了;第三,可以请具备相应知识的人单独答疑、点拨。这应该是既不打击学习兴趣,有相对高效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