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简介
- 学习反向
- Linux运维工程师
- Linux嵌入式开发工程师
- Linux程序开发工程师
- 引用领域
- 服务器领域
- 桌面领域
- 嵌入式领域
- 学习方向、阶段
- 掌握基本命令,文件操作、编辑工具、用户管理
- linux配置:环境配置、网络配置、服务配置
- linux搭建各种语言的开发环境
- 编写shell脚本,维护服务器
- 进行安全设置,防止攻击,保证服务器正常运行,并对系统调优
- 深入了解linux(内核)系统,熟练掌握大型网络架构组层,并熟悉各个环节的部署、维护
- 学习方法
- 高效而愉快的学习
- 先建立整体框架,然后细节
- 不需要掌握所有命令,先know how ,再know why
- 计算机是一门做中学,不是会了才做,而是做了才会
- 适当的囫囵吞枣,重点是实践
Linux基础
-
虚拟机网络模式
- 桥接:本地物理网卡与虚拟网卡通过WMnet0进行桥接,处于同一网段,例如提供ftp,提供ssh,提供http服务,那么就要选择桥接模式,可以与其他主机通讯,但是容易造成IP冲突
- NAT:虚拟机借助NAT(网络地址转化)功能,通过宿主机所在网络访问公网,网路地址转化方式,虚拟机可以访问外网,不会造成IP冲突
- Host-Only:虚拟机是一个独立全封闭的主机,唯一能与主机通信(通过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虚拟网卡来实现),不能访问外网,为VMnet1网段提供路由功能,那就需要使用RRAS,而不能使用XP或2000的ICS,因为ICS会把内网的IP地址改为192.168.0.1,但虚拟机是不会给VMnet1虚拟网卡分配这个地址的,那么主机和虚拟机之间就不能通信了。
-
目录结构
-
/bin:Binaries(二进制文件),存放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
/boot:存放启动Linux时使用的核心文件,包括连接文件、镜像文件
-
/dev:Device,Linux外部设备,访问设备的方式与访问文件的方式相同
-
/etc:Etcetera,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home:用户的主目录,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
/lib: Library,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
/lost+found: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
/media: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
/mnt: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 /mnt/ 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
/opt:optional,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软件源文件
-
/proc:Processes,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 -
/root: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
/sbin:s 就是 Super User,Superuser Binaries (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 ,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
/selinux:Redhat/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
/sys:这是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 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 proc 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 devfs 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 devpts 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
/tmp:tmp 是 temporary(临时)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
/usr: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资源) 的缩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
/usr/bin: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
/usr/sbin: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
usr/src: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
/var:var 是 variable(变量) 的缩写,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
/run: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
-
权限
-
useradd
-
password
-
groupadd
-
chmond(u,g,o,a)
- u=rwx,g=rx,o=x 文件目录名
- o+x
- a-x
-
-
vim
- set number : 显示行号
- 0:行首
- $:行尾
- GG:文件尾
- gg:文件首
- G:文件尾
- Ctrl + f 向后翻页
- Ctrl + b 向前翻页
- d0 :删除到行首
- d$:删除到行尾
- ndd:删除 n-1行
- x : 删除当前字符
- X: 删除当前字符前一个字符
- dl:删除当前字符
- d2w:删除到两个单词
- dw:删除到当前单词后
- dG: 删除当前到末尾
- dH:删除当前行到首行
- dL:删除屏幕
- u: 恢复修改
- shift + u :恢复说
- Ctrl + r :重做上次操作
- J:把下一行合到行尾
- nV:选中当前行到n-1
- 选中当前单词:Ctrl + v ; a +w
- 选中当前段落:Ctrl + v a+p
-
crond(任务调度)
- Crondttab
- -e :执行
- -r 停止
- -l:列表
- Crondttab
-
文件查看
- cat
- -n :由 1 开始对所有输出的行数编号。
- -b:和 -n 相似,只不过对于空白行不编号。
- -s :当遇到有连续两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换为一行的空白行。
- vi
- more
1. Enter 向下n行
2. 空格键 向下滚动一屏
3. Ctrl+B 返回上一屏
4. = 输出当前行的行号 - tail
1. -f 循环读取 - Head
- cat
-
磁盘分区、挂载
-
进程
-
ps aux | more
- Cpu 、Mem(物理内存%) 、Vsz(虚拟内存)、Rss(物理内存大小)
-
ps ef 父进程
-
kill(终止进程)
- kill -9(强制)
-
-
服务
-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 start | stop | restart)
-
top
1. 然后输入k,进程ID:结束进程 2. -d :刷新评率
- Netstat
1. -a :显示所有
2. -n: 拒绝显示别名
3. -l:所有在监听的服务状态
4. -p: 显示程序名
5. -t :tcp
6. -u: udp
- Netstat
-
软件包
- yum
- yum list | grep xx:软件列表
- Yum install xx
- yu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