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她写的文章之后,我就对她有了一些了解。我也知道其实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但能感动我们的恰恰是那些用真情实感的文字写出来的。
我姑且认为她比我小十岁,想想十年前的自己在哪里?或者刚毕业五年内我在做什么?脑子里就在搜索着记忆。
看完她毕业以后的工作经历,我就觉得我很自愧不如,很明显她比当时的我沉稳,有能力,和人相处的性格也很好,真心的朋友也很多,一说借钱就能借到并解了燃眉之急,所以这些是支撑她一路走下来比我坦荡一些。我那些年很浮躁,所以总是不停的换工作,因为工作不稳定,所以收入也是很微薄,在极度的节俭之下,勉强能生存下去。我的能力也很有限,首先是自信心不足,做事总是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犹犹豫豫,所以被人嫌弃得时候也不少,好在有我不怕吃苦的精神,所以能力不足就用努力来凑。我的性格也不太好,所以朋友也不是太多,借钱是我最不敢想象的,我开不了口,就算是开了口之后也觉得自己像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似的,所以我一般情况下绝对不借钱,所以我就更加节俭,不论在哪里租房,我都自己开火,在外面就算吃一碗面对我来说都是奢侈的。吃是最基本的,不吃不行啊,穿的话就更加节俭了,反正便宜就好了,也想买,但是想到钱要花在别处,万一生病有急事,跟谁借?我挣得也少,花得也少,也算收支平衡。
她的原生家庭是不幸的,从小缺少母爱,父亲也给与不了她太多,等她毕业出来又想从她身上索取。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家庭,累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她心里还是有那个家,她放不下。也许没有哪个人对原生家庭是绝对满意的,就算是家庭完整也是有很多怨言。我的原生家庭也是一样的,父亲去世得早,从小缺少父爱,念书的时候就遭到了很多阻拦,都是觉得女儿家读书浪费,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都有,所以能从那个家逃离出去,我也算是幸运的。从家里的老人都去世以后,我们家就基本没有什么亲戚了,也不要说还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姑来关心一下了。被孤立以后,就只有我妈来到我身边了,那时候认知里就认为这个世上只有我妈对我好,在我没有找到工作之前我妈就给我送点米,油之类的,钱从毕业之后一直都不会给,我从小就知道我妈对钱很在意,所以对于米油我就很感激不敬了,我想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给我妈。我妈一直坐着点小生意,她会到城市里来进货,到我那里歇歇脚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走,是一直以来的习惯,会给我带一点米,面条之类的。第一次我发工资了,我就带着我妈去银行,我就取出了四分之一递给我妈,我妈什么也没有说就接下了,我那时候工作很辛苦是由于身体上一直有病,我妈说:“你这点病就自己医治了,对不起了。”其实我妈的意思就是她不会给我钱,我当然也从来都没有想过。那时候很单纯,对我妈一直心存感激,所以她说想要什么,自己就算过得不太好,还是尽量买给她。也总是想着回家,虽然那个家里已经没有自己的房间了,但还是回家以后就感觉心里很踏实,一觉就能睡到天亮,在城市里的失眠症都不治而愈了,就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回家我就会想着买东西,平时都是节俭得不行,但是回家那天就要去买自己平时舍不得的东西带回去,只是觉得应该那样做。其实看到她的故事,就觉得和自己很像,很像。
她现在还没有找到人生的另一半,她觉得自己一个人很辛苦。其实一个人的时候真的很难,两个人在一起就没有那么难,但是一定要擦亮眼看好对方,人品是第一位。我觉得我人生的转折就是遇到了他,在此之前我过得糟糕极了,虽然没有背负像她那样的经济负担,但是我内心也是悲怆的。遇到他之后,我的生活就算慢慢安定下来了,我们是一个地方的,家庭条件都不好,和他在一起我们住在很小的黑黑的出租房里,做饭非常不方便,我就想要是有个带厨房的出租房就好了,我们就好好上班,一起努力,慢慢地我们就换了一间有厨房的房间,我当时就觉得那种满足感很强烈,尽管房子见不到阳光,我依然内心觉得很温暖。后来怀孕了就换了一间有宽敞的,能照到阳光的房子,生活在一点一点变好,孩子出生之后就迫切想要属于自己的房子,后来一直努力一直努力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刚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我是连想都不敢想有一天我也能在这个城市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我没有欢喜雀跃,因为经历了很多之后,内心已经很平静了。
我希望她一直善良下去,也能在不久之后就能遇上自己的真命天子,两个人一起来面对那些兵荒马乱,一起披荆斩棘创造更好的生活。她一定也会被生活善待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