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指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智者擅于独处,庸人大多喜好呼朋唤友。
我是地地道道的庸人。
疫情之下小区静默了12天,连续核酸检测全部没有问题后解封了。
但解封仅限于小店区域,而且小店区域内有的小区仍未解封。
我知道疫情仍然不乐观,局部解封是为了安抚老百姓的情绪,还得好好做防护。
对于我来说,这样的解封意味着我由小区内走动扩展为沿着小区外围转几圈了。
也许这也是我在静默期间能够踏踏实实安心在家的原因吧,我的活动范围确实有限。
可是,即使这样,我还是联系到了朋友,一个区域内同样可以自由活动的朋友,我们相约去汾河公园散步。
还约好了一起喝茶的朋友,等他们陆陆续续解封了,我们一起呼朋唤友去喝茶,一个人喝茶,太静了。
适当的时候,也得动起来,不是指运动,而是说流动。流动着的,生命指数会增长吧!
可能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喜闹之人,或者说是庸俗之人,所以,偶尔能静下来,大多数时候还是想闹起来。
既然哲人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那我既不会独处,只好庸俗了。
可实际上,我离真正的庸俗也还有一定的距离。
或许是我对庸俗的理解不到位吧!
我曾经想像泼妇一样嘶喊出自己内心的憋屈,吼骂那些歪曲事实的泼皮无赖,用尽所有侮辱性并有杀伤力的语言,指责身边损人不利己的小人,更想一拳捶死背后捅刀子的恶人……
用哲学的观点看待我的思维,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我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解决这些不合情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事情,便只想图一时口舌之快,或是以恶制恶的方式去缓解这些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还想一生只痴迷于物质上的丰腴,并为此奉献终身,达到乐此不疲的境界。为获得一些金银财宝快乐不已,为满桌的山珍海味垂涎三尺。
可骨子里向往的儒雅睿智,情深义重,清新脱俗,又岂是金银财宝山珍海味能够满足了的!是不是金银财宝山珍海味太少之故?
这一特点,更加证明了“我的才能配不上我远大的理想”!孤独不了,也庸俗不了,这可怎么办?
世人皆知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世人排解孤独的方式也千奇百怪,但像苏东坡那样能够真正做到随遇而安守住内心的人,天下有几人?
像叔本华那样流芳千古的哲学家,他的一生过得也不尽人意,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又何必拘泥于自己过得是否如意了!
只好接纳自己的平凡,接纳自己生活的局限与缺憾,孤独也好,庸俗也罢,都是人生百态!
疫情依然不乐观,散步喝茶均需谨慎再谨慎!
适当放风,适当居家,既然不能寄情于山水,只好寄情于书本之中。
费朗西斯·培根说:“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块石头,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
如果多读读《人生的智慧》,我们的人生会不会过得睿智一点、幸福一点?
作者简介:胡杨,喜欢以小资的情调、温婉的文字,将琐碎的生活描绘成一幅画。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往后余生,我们一起乐观度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