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奶奶的塑雕

奶奶的塑雕

作者: 东山晨曦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3:20 被阅读0次

阿杰

奶奶的塑雕

        在书房的书柜上,摆放着一尊半身塑雕。塑像原来放在老家的旧房子里,前些年我们一家在县城安家定居了下来,塑像也就被郑重地从老家请到了新居,摆放到了书柜的上方。

        塑像是安放在一个有些陈旧的木制玻璃镜框里,塑像高约20公分,雕塑的是一位老人,身穿斜布扣蓝色上衣,圆润的脸庞,高挽的发髻,额头上几条抬头纹,慈祥的目光凝视着前方。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常听父母亲对我们兄弟说,这就是你们的奶奶,奶奶她善良、开朗,和睦乡邻,乐于助人。可惜的是,在我们还没出生的时候,奶奶就早早离开了,没能让她老人家享受到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每当说起这事,父亲总是长长的一声叹息,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这尊塑像是父亲亲手雕塑的。父亲用自己的手艺,把老母亲的音容笑貌保留了下来,也藉此来纪念劳苦一生的母亲。

        奶奶出生在清朝末年,一生经历过民国和新中国创建初期。那是一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国民党抓丁败退台湾和53年反攻大陆,一个个历史事件在东山这个偏僻海岛轮番上演,一个个平凡的家庭,也随着历史的车轮沉沦起伏。

        那个时候,家里一贫如洗,生活艰辛。母亲是自小从城关抱来的童养媳,在父亲11岁、母亲9岁的那一年,爷爷就因病去世,翌年,曾祖父也不堪失子之痛,撒手人寰。留下一家孤儿寡母,艰难度日。接连的生活变故,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一家的生活重担压在奶奶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身上,但这并没有压垮一家孤儿寡母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母亲说,那一年过得格外的艰难。眼看年关临近,家里的生活还无从着落。

        那个时候,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在祭拜祖先神灵的时候,都会用到一种纸制的红花--饭春花。为了生计,父亲从会摆坛手艺的四叔公家里,求来摆坛制作纸人剩下的红纸边角料,又从山上折来细竹枝,利用家里的剩饭,在竹枝上粘制出了一朵朵饭春花,再插到一个萝卜上,拿到村里的祠堂前去卖。

        “饭春花,卖饭春花,一朵饭春一个铜板。”声声稚嫩的叫卖者在乡村回响。褴褛的衣着,瘦弱的身躯,这样一位贫苦的孩子叫卖饭春花,引起人们的关注。父亲说,那年的饭春花特别好卖,不到半天功夫,三、四十支的饭春花就销售一空。靠着这些铜板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一家人艰难地度过了这个春节。

        迫于生计,在奶奶的安排下,母亲到山后村的舅公家放牧耕牛,父亲到前马村的姑母家去耕作务农,奶奶则跟着村里的客头,远渡重洋,过番到新加坡去做帮佣,打工赚钱,维持一家人艰难的生计。

      从此一家三口远隔重洋,各奔东西。奶奶只能通过往来的乡亲打听一双儿女的消息,奶奶也曾经动过把一双儿女接到南洋的想法,但最终却被族亲劝阻而未能成行。父亲说,那段时光是他最煎熬的时候,终日思亲不见亲,只余泪满襟。这也激发了父亲更加的求学上进,利用农耕的空余时间,自学读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春秋》、《史记》、《四书》、《五经》,父亲如饥似渴,几乎把姑父家里的藏书读了个遍,这也是父亲一生当中学习知识最多的一段时间。

        一年后,禁不住对儿女的思念和牵挂,奶奶终究还是回到了家乡。奶奶深有感触地说,在外千般好,还是不如回家的一日团圆啊。从此,一家三口又过上了团圆的生活,虽说苦点累点,但也其乐融融。

        到了父亲十五岁的那一年,奶奶把父亲叫到了面前,郑重地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长大了,常言说得好‘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咱们家的困难你也知道,你也到了该去学一门手艺,承担起家庭责任的时候了,就跟着你二伯去学做碗料手艺吧。”就这样,在奶奶的安排下,父亲跟着族亲二伯拜师学艺,开始了一生从事碗料(剪瓷雕)工艺的工匠生涯。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贫困艰辛的家庭生活,让父亲多了一股吃苦耐劳的韧劲,他一门心思投入到学习技艺当中。学习剪瓷雕,要具有一定的美术绘画和雕塑造型基础,也许是自身天份,也许是后天的勤奋使然,父亲很快就学习并掌握了剪瓷雕以及绘画、雕塑技巧,并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家乡颇有名气的一位剪瓷雕师傅,并帮助奶奶减轻了家庭重担。

        父亲学艺有成,转眼也到了22岁的年纪。在奶奶的撮合和操持下,父亲、母亲举办了隆重而又简朴的婚礼。母亲说,他们结婚的那个时候,家里还很贫困,奶奶从邻居的家里借来了红纱帐、大红棉被,那祭拜天地的猪、鸭、鸡、鹅,都是自家养的,瓜果蔬菜也是从自家地里种出来的。结婚那一天,许多远近的亲戚不辞徒步辛劳,纷纷赶来表示祝贺。父亲说,这是奶奶最忙碌而又开心的日子,看着儿女终于长大成人,奶奶也了却心中的一桩心事。

        父母亲结婚后,就迎来了新中国重要的历史变革时期,东山岛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又于1953年从东山岛反攻大陆,打响了震惊中外的东山岛保卫战。特别是国民党败退台湾时,父亲差点被抓去台,“五三”年战斗打响时,父亲又险些丧生于战火。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迎来了东山解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就在建国初期的国家大困难时期,生性乐观、开朗的奶奶,把不多的口粮让给了儿孙,以水充饥,在那个缺医少食的年代,没能忍受住病痛的折磨,终因罹患水肿而病逝。

        奶奶的突然去世,让父母亲顿时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想着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的日子,父亲忍不住悲从中来,泪湿眼眶。如何留住老母亲的音容笑貌?父亲取来了雕塑用的高岭土,就在奶奶的灵堂前,看着奶奶的遗容,强忍泪水,一下一下,仔细地雕塑起来,在众人的眼光中,雕塑成了这一座奶奶的塑像。父亲用自己的手艺,把老母亲的音容笑貌保留了下来。

        至今,奶奶的塑像一直摆放在我的书房,让我们时时瞻仰奶奶的遗容,追忆老一辈经历的艰苦岁月。

相关文章

  • 奶奶的塑雕

    阿杰 在书房的书柜上,摆放着一尊半身塑雕。塑像原来放在老家的旧房子里,前些年我们一家在县城安家定居了下来,...

  • 常见的雕刻手法,知道几种?

    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 雕与塑

    文|千始 莫兰在集市上闲逛,遛达到一个摊位前,地上随意摆放着一些根雕作品。她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副上,瞳孔放大,散发出...

  • 继潘天寿的无限风光以2.8亿成交,他之前的作品拍了多少钱

    2019春拍征集倒计时 征集范围:瓷器、玉器、金银铜器、木器、中国字画、油画、珠宝、竹木牙角雕、金石篆刻、雕 塑、...

  • 思绪

    耳语书画几阑珊, 勾笔斜阳欲西雕; 近来寒风塑心凉, 夜夜难眠把愁敲。

  • 图说苏州园林 塑雕 [曹林娣] 2010年版.pdf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图说苏州园林 塑雕 [曹林娣] 2010年版[www.rejoiceblog.com].pdf

  • 津门陌客

    习惯了这个季节 在津门,喝着北方的酒 过着冷冷红尘 建邦时代汇落单的白马塑雕下 ...

  • 夏游

    九天宴饮玄女醉 遗落青原数明珠 阴晴相宜雕翠玉 方圆随性塑穹庐

  • 线雕隆鼻靠谱吗

    线雕隆鼻 线雕隆鼻的原理顾名思义为将硬度较高的可吸收蛋白线注入到人体鼻部皮肤下,通过线的牵引提拉进行鼻部塑形。通过...

  • 中韩联袂,紫馨艺术线雕全线升级暨示范基地成立

    6月25日,广州紫馨艺术线雕升级品鉴会暨示范基地成立,“美迪塑艺术线雕亚太区培训导师及顾问医师”徐应胤博士、“情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奶奶的塑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bt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