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象的失踪》读后感

《象的失踪》读后感

作者: 根号1159 | 来源:发表于2021-06-13 17:36 被阅读0次

    事之所起,是一只象的失踪。曾经希望留住象的人,他们相较于下水道和消防车更同情大象,像某种和理想主义契合的象征,或者正是对“美好”的向往。

    而文中的“我”同样是支持镇上饲养大象的一份子,是放在这个社会下的一个普通人,而普通的“我”却对那只大象有莫名的神往,简单的说正是对“美好”的向往。因而当“我”看到大象和那位饲养员的时候,某种平衡感油然而生,但当大象失踪后,“我”感到内部的某种平衡分崩离析从而导致外部事物显得莫名反常,这可能就是指“美好”的消失,“美好”消失后,一部分人为之抓耳挠腮,一部分人惶恐不安,但到最后还是回归于平静,可眼下的人脑海中残存的记忆残片是影响不同人走何样的路的起因。

    也可以说是迷茫,当时37岁的村上春树,他的思想依然是个人主义,是相当的将自我层面放到文章中的精神层面的,因此诸如《图书馆奇谈》、《眠》这类作品显然都有些挣扎且不具体的,而《象的失踪》显得有些具体且没有高潮,似乎根本的内容很容易被看透。

    林少华先生在序言中认为村上春树是在反思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弊端,相当于是剧了个透,很明显的将“我”生活中社会中那股功利主义的工作态度,以及接受,似是迫不得已,也有些锱铢必较,是谓迷茫。

    林少华先生在短篇集的序言中写道:“现代社会追求简洁性,而象大而无当;现代社会追求功能性,而象举步维艰;现代社会追求协调性,而象形单影只,一句话,象成不了商品。”

    这是从文字中的感悟,如果从思想上来解读,这正是理想主义的写照。首先大象是不产生实际利益的,是社会的冗杂,而人们欢迎他,正是对“美好”的向往。镇长在大象面前发表了演说,鼓励人们追求。大象脚上套着的铁环又是揭露理想主义在当前社会下举步维艰,不被看好。

    大象失踪之后,“我”发现它原本脚上套着的铁环依然完好无损地上着锁,空在那里,象舍外面有几米高的围栏且在内侧上着锁,钥匙又只有一把,大象体积庞大,行动不便,可松软的沙土上又没留下任何痕迹。象和饲养员都是凭空消失,而这种消失放到现实中显然是难以站住脚的,必然是谣言之流,我对此的理解正是理想主义与现实背道而驰,理想主义不得不被粉碎。

    当然这样讲太过于反人格了,人的思想是源源不断的源泉,同时构筑了理想主义。而村上春树对于现实的激烈,虚幻的理想勉强寄居,这种无奈也跃然纸上。在《且听风吟》中写道:

    如若进展顺利,或许在几年或十几年之后可以发现解脱了的自己。到那时,大象将会重返平原,而我将用更为美妙的语言描述这个世界。

    而到了《象的失踪》里:

    大象和饲养员彻底失踪,再不可能返回这里。

    放弃理想主义来说就是某种东西消失了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象的失踪》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dg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