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酱香拿铁背后的错位和思考

酱香拿铁背后的错位和思考

作者: 口口松 | 来源:发表于2023-09-09 12:55 被阅读0次

        简书第221篇读书及复盘笔记。

       今天是教师节,祝朋友圈里的每一位老师教师节快乐。这一周想聊聊上周爆火的酱香拿铁,看到很多朋友晒了朋友圈,也有很多角度的各种解读,有人看到了“茅台+的想象力”,有人看到了“茅台的品牌的平民化”,还有人看到了产品的创新力,也有人看到的是背后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说,写段子的核心技巧是逻辑反差,包括我们看泰国广告,以及好的悬疑作品,都会有这个感受。让两个互相矛盾的逻辑在我们的脑子里并存,这是第一等智慧的标志,也是让人能够记忆深刻的手段。而笔者这次想聊的,就是这次两个品牌联合背后的几个错位与矛盾点,他们为什么悄然get到我们的大脑里的点,以及它带给我们在品牌跨界这件事情中,有哪些可以实现1+1>2的一些启发。

       我们先说说这次行动中的对我们认知冲击的几个错位与反差:

      (1)老少错位:客群扩容与老少皆宜。

        这点其实大家所有人都会有感受,茅台的客群来自于中年人及以上,礼尚往来的,觥筹交错的观念在中年以上的客群也深入人心,但是咖啡这类产品更多的来自于青年客群。但是你说客群没有完全重合么?也是有一小部分重合的。这并不影响,大家看这两个品牌的客群大定位仍然是存在相当程度的反差的。这个会带来一个什么优势呢,就是两者的客群会因为这个结合点认识到:居然还可以这样?

      (2)奢廉错位:高高在上与市井街头的错位反差。

        茅台,在大家的品牌认知上,普遍都是奢侈定位,无论是商品单价还是股价,都是无可撼动的国民奢侈酒品牌,但是瑞幸因为有星巴克的存在,在品牌认知上普遍都是廉价咖啡,这两个的品牌认知上的差异,让他们俩的品牌联合打破了一些传统印象,这是第二个错位点所在。

      (3)中西错位:美酒与咖啡,一杯又一杯。

        说完传统的我们的基本认知上的错位,那么就要说说这隐含的错位与反差了。其中之一就是背后底层的认知错位了,白酒是中国的传统品类,而咖啡在西方国家中盛行,这两种品类如果没有这样一次机会,是很难碰撞在一起的,酱香+拿铁,就是白酒+咖啡两个品类典型的代表性名词,让大家一下反应过来了,但是背后冲击的却是大家的固有认知,就是白酒属于东方,而咖啡发源西方,,这样一看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4)场景错位:工作与生活,赶路忙碌的白领与觥筹交错的餐桌。

        其实酱香拿铁发布当天,我看到了很多话题讨论喝咖啡是否会引发酒驾的讨论,这个话题甚至一度超越了品牌联名,还有人专门去测试酒精浓度。这个讨论就很有意思,他让我想到了两种生活场景的反差,一边是一位赶地铁出差的打工人,在地铁的路上点一杯咖啡,然后上班前带到办公室,用于一上午的提神食粮。而另一边是什么呢?是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是人情世故,是生意往来。这两个品牌背后带来的场景感,太强了,我一个不常喝两者的人都会自然想到。更有趣的是,是两种场景的巨大反差所带来的认知冲击,咖啡是干什么的?是提神的,他是我们忙碌工作,社畜努力的一个缩影,酒是什么呢?是醉人的,是人情事故,是生活的体现。工作和生活,这两个场景,不就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两大主题吗?

       (5)红蓝错位:红袋绿杯,品牌色调的视觉冲击。

         我们说了很多隐喻,象征,场景上的反差冲击,其实给大家最直接带来的,还是包装上的反差错位。这个非常值得提一提,茅台的红手提袋包装,从里面取出了两杯小蓝杯。这个反差本身就很大,把一个经常存在于宴请饭局、汽车后备箱的手提袋,放在了骑手四处奔波的马路上,是不是格格不入呢?这是另类的一次视觉冲击,也是对品牌跨界认知的一个配套补充,要做就做细,用颜色和包装做反差的载体,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曝光。

          说完了五个错位,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一个好的活动和产品,就像是一个好的作品,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出,让人震惊的同时又深感有趣,像是平淡生活中的一抹色彩,给我们平添了一些乐趣。那么,这两个品牌的联合都是靠错位和反差取胜吗?有没有一些一致性的地方呢?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换而言之,是不是其他品牌这么搞搞也可以成功呢?答案肯定不是。我们再说说这两个品牌背后跨界的几个底层的一致性:

        (1)都是喝的。

          这是产品能够融合创新的一个底层逻辑,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这个产品如何做得到融合但是并不违和呢?如果我们未来做跨界,一定要想清楚两者的相通之处,如果产品的某个特性能够融会贯通,那么就会有存在联合的基础,相当于一物多用。

        (2)都是大众认知的消费品牌。

        这是另外一个基础,如果品牌认知的基础实力不想当,任何一个强大的带一个弱小的,效果都只会打折又打折,强大的受众基础,大大小小的门店,是形成大量传播的另外一个一致性基础。

        (3)都是每个人“打拼”的缩影。

           最后一点,当然是笔者自我的感受,就是两个品牌的背后底层价值观的一致性,就是看似是消费,是喝东西,实则都是辛酸的打拼人。瑞幸咖啡,本质上让我想到的就是地铁+写字楼,早起加犯困,加班和提神,茅台看似高端,实则辛酸。很多地方信奉“多少酒办多少事”,喝酒并不一定都是快乐,更多的是托人办事和生意往来,一杯杯酒的背后,是生活的无奈。这个跨界,毫无疑问,变成了打工人自嘲自乐的一种方式。

          我想,看完一个成功的品牌跨界联合后,我们也许会对品牌跨界联合,或者是产品创新的成功,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认识,这些表面符号带给我们的冲击,进一步孵化了传播和成功的销量并非偶然,背后更多的,是对我们生活场景的洞察和冲击。

          如何能做好一次品牌跨界?我们下次再找机会分享,毫无疑问的事,酱香拿铁,为我们当了一次良好的教科书级的案例,也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相关文章

  • 咖啡词典 | 冰拿铁

    什么是冰拿铁呢?正如其名,冰拿铁就是加了冰的拿铁。其实和热拿铁一样,冰拿铁也是经典的牛奶+Espresso的组合。...

  • 给啊合的心事. 拿铁

    啊合,我做的拿铁好好喝哦。 原来巧克力酱可以来做拼盘。这样,我想吃的拉明顿就会一直对着我笑。 今天,我自己做的拿铁...

  • 她的碎碎念日记2

    “来大理,每天的清晨都给你做一杯咖啡。" “我想要燕麦拿铁,浓浓燕麦香的那种~” “有燕麦拿铁,你来给你做。” “...

  • 边缘出奇迹

    今天想聊一聊错位竞争中关于边界的思考,原型取自于李善友老师的一个关于错位竞争的模型,结合笔记和自己近期的思考...

  • 补知识——拿铁

    拿铁在意大利语的意思是牛奶,与中国境内不同,中国境内的拿铁默认的是拿铁咖啡即意式浓缩加牛奶和少量奶泡。使用拿铁咖啡...

  • 4月16日产品呈现

    1:青柠美式 原料 青柠糖浆,现磨美式,小青柠 味道,清爽可口。酸甜带香 2.香草冰拿铁 原料:雪球冰淇淋,现磨拿铁

  • 由拿铁因子引发的思考

    本文写于2013年7-8月份,那时候余额宝刚诞生,利率还很高,定存利率也还可以,芊芊太有理财细胞了,我今天搜邮件,...

  • 女青年黄小钻——近来、冬寒

    我进太平洋的次数超过星巴克了,拿铁、香草拿铁、海盐拿铁、榛果拿铁、太妃拿铁,嗯嗯我中了拿铁的毒,其实我喝不懂...

  • 滇池畔,西山半,拿铁香。

    求学昆明,偷得半日闲,地铁穿城,拜访西山。 在每一个醒来的清晨,希望日子是香的,就像这半山的拿铁。 被世俗烦累的灵...

  • 拿铁

    你的名字带着金属的, 锐利, 仔细形容,却是窸窸窣窣的, 苦, 只提到你的首字母, 我今生味蕾,已集体凋零, 受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酱香拿铁背后的错位和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fj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