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西周王朝作为其中一个辉煌灿烂的篇章,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后世之人称之为“赫赫宗周”。西周的礼乐制度更是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华夏文明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人云:“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西周王朝曾以其雄浑的姿态,蓬勃的气象,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书写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故事。然而,公元前771年,西周这个走过了数百年时光的伟大王朝,却依然避免不了走向衰亡的命运。那么,西周王朝最终走向末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几天似乎都是在讲周朝的历史,周王朝继承了夏商两代,是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王朝。这也是不能否认周朝在历史潮流中的地位。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周宣王时代,中兴局面
补:西周第⼗⼀代君主,前828年—前783年在位。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召穆公、尹吉甫、仲⼭甫、程伯休⽗、虢⽂公、申伯、韩侯、显⽗、仍叔、张仲⼀帮贤⾂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任⽤南仲、召穆公、尹吉甫、⽅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使西周的国⼒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但周宣王晚年对外⽤兵接连遭受失败,尤其在千亩之战⼤败于姜戎,南国(今长江与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加之独断专⾏、不进忠⾔、滥杀⼤⾂,宣王中兴遂成昙花⼀现,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伏笔。

中兴局面
周宣王任用贤臣,广开言路,整顿吏治,对外用兵抵御蛮夷,收复被蛮夷部落占领的土地,是的周王朝的领土变大了,周王室的权威慢慢又涨起来了,诸侯们开始重新朝拜周王室了,连楚君熊渠都灰溜溜的取消了儿子的王位,重新臣服于周王室。周宣王任用秦庄公攻打犬戎,派七千军队帮助秦人攻打犬戎,平定了犬戎之乱,而后周宣王又御驾亲征带西六师和殷八师征讨淮夷,兵锋所指淮夷屈服,向周王室称臣,后来周宣王又讨伐楚国,调用军队三万六千人攻打楚国,一举打击了楚君嚣张的气焰,让傲慢的楚国重新臣服于周王室,经过一系列的征伐战争,周王室的声望重新建立起来了,周王室出行了中兴的局面。
看到这里的时候,原来每一代雄君王的背后,有一个贤德的女子在辅助着他,这或许也是周宣王在继位周厉王的时,一大成功的原因。不过,后来,出现兴衰的局面,也是不可避免,达到一定的局面,慵懒贪图享乐,这才是一个王朝衰落的弱点。
诗经中曾这样赞颂周宣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晚年,政策失道,天子身份干涉内政。
西周最后一位君王:周幽王。
继位第二年,出现内乱,三水?还是川?发生地震。

烽火台是周天子遇到紧急情况时召集四方诸侯进京勤王的信号。
以前接触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事件的时候,看似一骑红尘妃子笑,但后果也是惨重的,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只不过,历史为鉴,我们往往不能单用一个点去评判。
补: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西周灭亡的催化剂,加剧了它的灭亡。就算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早晚也会在其他事件中灭亡,无法挽回,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机遇而已,只要天子失信的话,诸侯就大有依借失信,自大,争霸。在未烽火戏诸侯之前,各家都只是暗地里扩大而已。当时政权已经摇摇欲坠,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引子,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诱因。如果不发生这件事,也还是会有其它诱因。
周朝灭亡了,那么明天又进入下个朝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