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拖延心理学》第三部分的第九、第十章。"对号入座"——在文中常能发现,自己在很多因素都符合拖延症。人是如何成为一个拖延者的,拖延的形成在成长中如影随形,尤其是在家庭中的成长。第十章也相应的给予了我们摆脱拖延的方向。
人的羞怯:一种与对新奇事物的害怕和退缩心理有关的气质特征。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羞怯给以关爱,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时候获得安全的心理依靠和爱的支持,那么这些孩子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克服他们的羞怯倾向,更能热情涉入到世事中。而没有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会一直将这种羞怯的焦虑心理延伸到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你先天的特征跟你后天被对待的方式之间没有被很好地协调的话,你很难为自己建立起坚实的自信,而缺乏自信是导致拖延的一个主要因素。
成功和失败的榜样:一个被理想化的成功榜样是无法付诸时间的!
——我们所倾慕的对象身上也存在着某些我们可能不喜欢的品质和特点;若将他们理想化之后就无法看清他们的局限,而将自己卡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
家庭态度:拖延的成因
——a.对成功施加压力;b.怀疑你会成功;c.无条件支持。
家庭倾向:施压、怀疑、控制、依附和疏远
——怀疑:“我会让他们知道他们错得多么离谱!”他们给自己施加了很多压力,决心不顾家人得怀疑去取得成功,但是这样得决定将他们直接引向了完美主义的圈套,就像我们之前看到的,完美主义会引发拖延症。
——控制:当某个人总是主宰你的生活的时候,你或许会在拖延中找到安慰。通过拖延和拒绝做事情,你可以激怒有控制欲或者要求严格的父母,并削弱他们对你的掌控。
——依附:
(1)获得这么多帮助的孩子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现他们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也不能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所以他们不仅逃避生活的挑战,而且对需要他们独立完成的事情都推托了事;
(2)有些家庭就像一个多头有机体那样运转着,每个人都连在一起,相互依赖。发展跟家庭无关的个人兴趣被认为是一种背叛;
(3)依附倾向家庭的孩子会感到家里太需要她了,所以不能离开家庭,如果他们确实设法离开了家庭,一种深深的负疚感会一直盘踞在他们的心头,让他们无法释怀。
摆脱
我们明白了拖延给我们带来的种种麻烦不堪,相应我们要摆脱它,也将遇到许多问题。
我们想去减少拖延,提高做事效率,而且认为这样我们也就会成功、轻松等。但作者也告诉我们,改善拖延状况同时也意味着要面对我们一直回避的种种恐惧。
最值得深思的一个恐惧,意思大概是:我不再拖延后,我将不得不学习新的东西,然后我将又成了一个新手,我宁愿当一个专家。“熟能生巧”后,我们是否应该去尝试更多可能的“重头再来”?
摆脱拖延,作者给了一个概念上的描述:“改变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要去找到一个定义你自己的方法。”看着到这里内心其实是有点崩溃的,“我是谁”?
对于“拖延怪圈”中——除了这事其他我都愿意做,描述我们在拖延中,分散了很多精力去做其他不相关的事。在该文章中点到了:
1、“圣人”。当我们选择为别人而不是为自己做事的时候,我们似乎作了一个无私慷慨、值得赞扬的决定,但是,帮助他人而不照看好自己会让我们失去自我的方向;
2、“文艺复兴者”,这类拖延者创造了一个万事通的自我形象(啥都会)。然而却没有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才能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想要精通每一件事的欲望让我们在任何事情都无所建树。这样拒绝局限于某一个学习领域、某一个特殊兴趣,或者某一个值得期待的职业。看到这里的,脸上也是异常火辣辣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