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拉菲非常有名,最早发现它的伯乐就是被称之为“红酒皇帝”的美国人罗伯特-帕克。——准确的说,应该是品鉴红酒的皇帝,而不是生产红酒的皇帝。
帕克创办了专门给红酒品评的杂志《红酒倡导家》和网站,他也是首位用百分制给红酒打分排名的人(1982年的拉菲就是被他评分为100分的满分红酒)。
帕克在红酒届的影响力非常巨大,乃至各大酒庄每年都要等帕克的评分出来后,才给自己当面的红酒定价。换句话说,帕克才是顶级红酒的定价者,定价权就掌握在帕克的嘴巴味蕾里。
更甚者,很多顶级酒庄为了得分高些,特意制作出适宜帕克口感的红酒来,最终导致全世界的顶级红酒口感趋向同质化。
帕克做到这么牛并非偶然,他本身确实有品酒方面的天赋,别人连续品尝多种酒后腮帮子就麻了,而他却不会,因此他可以每天连续工作14小时,品尝超过120种红酒,并且记录下每一种酒的口感。
这种勤勉也是他的成功之处——连他自己也承认世界上有比他出色的品酒师,但少有人能像他这么勤勉地工作。
帕克还有个更令人佩服的地方,即不为利益所动,从不卖酒、也不接受广告,保持绝对的中立客观——准确的说不能叫客观,而是帕克自己的主观意见不受酒庄利益的左右,做到绝对的我行我素。
帕克就这样成为了红酒业的总裁判。
我想,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有类似帕克这样的独立第三方总裁判。顶级红酒很多,总裁判却只有一个,可见总裁判的价值有多么强大。尤其是对于非标准化产品。
白酒行业,黄酒行业乃至客家娘酒行业也许都还有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