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领导们,干点实事吧。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领导们,干点实事吧。

作者: 骆文通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22:38 被阅读202次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年第11期发表了一篇《科技期刊开展学术争鸣推动学科发展——以转基因食品安全为例》(以下简称《争鸣》)。

真的笑死人,内容整的跟学生论文一样,看着都似是而非,跟学生论文真没太大差别。前几天还有朋友给我介绍个单子,研究生论文,3万字左右,开价8k~12k。

要我说吧,这论文绝对值这个价,能忽悠好一片人,但也就值这个价,因为全是屁话,死抓着尬聊转基因技术的风险性,却没一点实际意义。

作者有三位来自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大概真以为写写论文就能搞好农业了?他们当然不会这样认为,但一定认为这样省事儿。

很多中国人都是这样,害怕改变,觉得这样挺好,维持现状就够了,啥也不做领着公饷,舒服着舒服着,就成了温水烫死的青蛙,我看这几个作者就这个意思。

多争鸣几年吧,要改,等他们退了之后再改,不求功名,但求无事,典型的受中庸思想荼毒太深,中国能几千年维持封建统治不是没有原因的。

转基因争鸣这事儿,美国40年前就在干了。

1973年,一些学者呼吁美国国家科学院调查转基因实验这项新技术的危险性,随即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召集了一组当时最为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研讨该问题。

1974年7月,委员会在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伯格的带领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伯格来信”,建议全世界的分子生物学家自愿地暂停重组DNA研究,并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和控制其潜在风险的规则。

1976年6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公布了重组DNA研究规则。规则将生物研究中的动物分为几个等级,等级越高,限制越大,按照不同等级要求对这类重组DNA实验的设计、流程、实验室结构和实验用生物材料进行不同等级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其扩散的可能性。由于规则过于严苛,让科学家们在事实上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研究,大多数实验室停止了对基因重组技术的研究。之前已经跃跃欲试的不少大公司由于对这项研究前途未卜,也停止了投入和赞助。

1978年年底,经过科学界的不懈努力,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出台了新的管理条例,取消过于严苛的研究限制,结束了转基因研究长达5年的原地踏步。

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结果裁定,由通用电气的一位科学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发明的一种可降解原油的微生物可以获取专利。这项决定为当时还处于探索阶段的生物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扫清了道路。

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投放美国市场。这种西红柿耐存储的特性使其货架寿命大大延长。此后,抗虫棉花和玉米、抗除草剂大豆和油菜等10余种转基因植物获准商品化生产并上市销售。  

所以现在中国是在1973年?还是1974年?或者是1976年?

国外的争鸣成果难道不是争鸣?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领导们,怕不是刚睡醒吧?

既然睡醒了,就应该看得到荷兰以4万平方千米的疆土局限,把资源小国转变成生产大国,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农业大国,要知道,240个荷兰才有中国这么大呀。

既然睡醒了,就应该知道中国早已一步步由大豆出口大国,变成了大豆进口大国。

既然睡醒了,就应该知道美国转基因食品采用自愿标识已经几十年了,并已经通过新的国家生物工程披露标准。

没成想还在鼓励争鸣,觉得争鸣有助于学科发展,真是失望透顶,也难怪被一个崔永元就搞得土鸡瓦狗似的。

话说回来,争鸣真的有助于学科发展?

没错,《争鸣》用的是学科发展,而不是科学发展,这两个字的处理,就可以看出有多心虚。

争鸣永远只是观点的争鸣,事实是不需要争鸣的,观点永远只是观点,代替不了事实,代替不了实验与研究。

争鸣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争鸣前后的努力。

争鸣可能有助于学科内容的丰满,却无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比如红旗法案。

争鸣的结果是什么,到现在还看不出来吗?是无法安抚的公众忧虑,是谈转基因如猛虎的迷信式恐慌,是一波又一波怎么解释都没有用的顽固愚民。

科学期刊是有一定公信力的,如果为了争鸣,就把不规范、不严谨的观点摆上去,没有判断力的普通民众,只会恐慌、添乱,对科学发展或者学科发展都毫无助益。

几十年来,美国在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上选择了自愿标识,是精英决策的结果,不是争鸣的结果,因为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只是普通食品,确认安全就够了,强制标识却像是一种歧视,从来没有要求有机食品一定要标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一定要标注绿色食品,非转基因食品一定要标注非转基因食品。

世界上还没有花生类的转基因食品,却有标注非转基因的花生油,这其实就是市场对转基因食品的歧视。

后来争鸣着争鸣着,美国一个洲一个洲的发起公投要求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标识,有几个洲通过了强制标识,决策者无奈啊,直接一纸法令,不允许公投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标识,在今年,才刚刚通过新的生物工程披露标准,要实施强制标识了,却也换了个马甲,不再使用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而叫“生物工程”(Bioengineered,BE)。

为了让老百姓选择食物不受转基因影响,真是煞费苦心。人们选择食品不是考虑其安全性、营养性,而是考虑其是不是经过转基因,这其实已经是思想误区,有的人会说,是不是转基因就是其判断安不安全的一种标准,但其实他真的有能力判断吗,并不能,他也只是图一种虚假的心安而已,真正有能力判断安全的终究还是正规的检验机构。

由自愿标识到强制标识,一大波折腾下来,可以说是进步,但也可以说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争鸣有其意义,但争鸣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基于有效的事实、严谨的实验。

我一直以为,中国现在需要的是正确科普转基因,万万没想到中国的农业农村部领导们还停留在以发出《争鸣》这样恶劣性质的论文混日子的年代……

成天搞假大空,整概念,捣鼓出一些莫须有,只会误国误民。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公务员们,干点实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领导们,干点实事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ht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