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圣人不期望完全按古代的办法,不效法陈规,从当代的事情出发,以此制定相应的措施。
宋国有个人在耕地,田里有一截露出地面的树桩,兔子经过触碰到了树桩,把脖子折断而死,那个人于是放下了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兔子,兔子肯定是没法再得到的,反而因此成为宋国的笑话。如今想用先王的政策来治理现在的人民,都是守株待兔一类的呀。
一白:时移势易,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照搬经验,未必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