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闭嘴

学习闭嘴

作者: 雨娃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0:56 被阅读0次

不知道雨娃从哪儿听到一句话:人要花三年学习怎么说话,却要花一辈子学习闭嘴……

他把这句话说给姥姥听,姥姥惊讶地说,“说的真对呀”。

学习闭嘴

学习闭嘴,这是我一直以来为之努力的目标,可惜左左右右,常常偏离这个目标。

小时候,我更像个男孩子,疯疯癫癫,快快乐乐,说话不走脑子,但那是我的天性,不会装。那时我已经开始偶尔苦恼,因为我已经开始懂得欣赏那些安安静静的女生,我啥时也能沉静的像个淑女……上了高中,我180度大转变,变得异常安静,甚至孤僻。之前我性格开朗,一是天性,二是因为没有遇到挫折,高中后的彻底沉默,则是自卑和压力的缘故。班里叽叽喳喳的小女生,可以毫不费力什么科目一学就会,而我学了一年的化学,到最后也没搞懂那些分子式怎么算出数字……学习上的无力感让我瞬间学会了沉默……其实,我知道,那是自卑的感觉,不是健康的情绪,也不是正确的情绪,学不好化学也不代表自己一无是处。

随着年岁增长,我的性格也慢慢变化,既不自卑,也不张扬,知道了自己有优点,也知道了自己有欠缺,朋友说我比较内敛。其实,人还是没变,只是懂得了分寸,而我所有的表现,未必是我的全部,我只是学会了伪装。

我还是在学习适时闭嘴,学习如何保持谦卑和沉静,这仍旧很难。我发现,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中保持沉默对我比较容易,因为不了解状况,所以需要更多观察,我本就属于慢热型,也是面对外界对自己的保护。这一点自我感觉还不错。主要问题是面对熟人说话做事,常常暴露自己的本质,偶尔回顾,惊讶地发现,那不是自己欣赏的类型,不该说的时候又说了,我一直在学习如何闭嘴……

想起好多需要闭嘴的情况,都是需要操练的。

一,看到别人问题并一针见血批评的时候应该闭嘴,尤其是批评了别人,为了凸显自己的正确和明智,就更加需要闭嘴。

我有时可以做到批评别人时一针见血,有时能让对方哑口无言,自己心中痛快并更觉得有义务让做错的人改正,这种自以为义的事儿做多了就会变成一个刻薄鬼和讨厌鬼,因为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人,即使做错的人,而且人家根本不服气。

圣经里有句话,叫“爱能遮掩一切过错”,深以为然。

二,觉得自己观点正确,要去说服别人时应该闭嘴。

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太多人从自己有限的经历和经验得出了很多主观结论和判断,并认定自己是对的,其实在推销自己的观点时,观众中有人认为你已经偏执的无可救药了,人家只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或者耐心告诉你。这时你就变成了可笑的人还不自知,为了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首先就要学习闭嘴,别再推销自己的观点,以开放的心态听听不一样的声音,当然,也许不一样的声音比你自己还不靠谱,但至少先别认定自己是对的,而凡是与自己不同的都是不对的,尊重别人的发言有时会受益。

我有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朋友,和她聊天很放松,我从不会因为和她大胆说出自己坚不可摧的观点而后悔,不是因为我总说的对,而是她即使和我观点相反她也不会立刻反驳,而是耐心听我说完,再说她自己的想法,有时因为她的固执我会很激动,但慢慢我开始反思,凭什么我认为她是错的我是对的呢!科学界的观点还经常会颠覆呢,对这个世界,我的认知才有多少呢?所以,当她再次跟我说起一个问题时,我的观点会平静的多,我说,我是这样想的……,但你的情况不同……我们现在仍是最好的朋友,我也学习她的优点,她仍然保持固执,但她真在听完全对立的观点,我即使说服不了她,也喜欢和她聊天。

有时遇到比我还倔的朋友,我们观点完全对立,一顿辩论之后,我开始后悔,干嘛非得证明她是错的呢,谁又能证明我是对的呢?辩论有什么意义呢?观点相反,并不能阻挡我们彼此关心和帮助,而我们也谁都改变不了谁的想法,我现在越来越发现一个人的认知是几十年堆出来的,很难改变。最好笑的是,当我觉得她太固执时,她也在担心我,“你会不会变得偏执?”我安慰她说不会的,后来自己想想,这样下去,还真有可能。

很多愚蒙人正是通过说话才暴露了自己的愚蒙。因为人的有限,不好判断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比较安全的方法就是闭嘴,在想极力证明自己聪明时。

圣经说,“愚蒙人,闭嘴也是聪明”。

三,背后说人不好的话时应该闭嘴。

背后说人不好是个原则问题,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说,凡是不能当着人家面说的,就别背后说,简单的原则却非常难以做到,尤其对女人来说,特别是爱说话的女人。这好像是一个小小的诱惑,尤其几个女人凑到一起时更容易陷入试探,我喜欢一个朋友,因为她有时在我们议论一个人时及时阻止,“咱们不说这个话题了”,我们身边需要这样的朋友。

圣经说,不可论断人,因为你怎样论断人,天父就怎样论断你;你只看到弟兄眼中的刺,却没看到自己眼中的梁木……

四,要表现自己很聪明以夸耀自己为目的时时应该闭嘴。

人说话,特别喜欢粉饰自己,就像女人化妆一样。很多话的背后,事实是在说,这事我是知道的,我是懂的,我是擅长的,我是聪明的。

有时候,说话的人的确是聪明人,他的话也可以造就人,但这样的人往往太喜欢说话,越觉得自己说得好越喜欢说,时间久了上了瘾就麻烦了。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王朔。我曾经读过他很多小说,很有个性,幽默,有痞气,小说也畅销。他有一阵子特别喜欢说话,喜欢谈人生,喜欢感悟,尤其面对一脸稚嫩的女孩子,直到有一次,他对着一个女生侃侃而谈很长时间后去了趟洗手间,回来时不小心听到女孩子打电话给她朋友,“对面这丫给我讲半天人生了,根本停不住……”,王朔忽然觉得自己像个傻瓜,非常羞愧,从此戒掉这个毛病,老实多了。按说,王朔可是擅长说的人,他对人生的理解应该也挺深刻,不然不会成为知名作家,人家都有这觉悟,何况我们这些瞎说八说的人呢!

圣经说,“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

五,要做没有任何益处的抱怨时应该闭嘴。

有人抱怨,其实初衷是为了释放,以为说出来心里就舒服了,但一不小心,就成了恶习成为怨妇,因为抱怨有惯性,不仅可以成了说话方式,还会改变你的行为,慢慢的,就会习惯挑剔,习惯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也习惯性的成为一个没有爱心、耐心和宽容的人。

我常常会给老妈讲道理,因为我觉得老妈脑子太简单,想问题不合逻辑,视野太小,糊里糊涂,我经常长篇大论给她讲完,她心服口服承认自己的不足,下一分钟她还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说话想问题,甚至不会想问题,凭惯性和直觉说话做事,有时因为害怕我批评她,干脆去找她的老姐妹聊天,因为她们不说她,只说她脾气好人好,老人才不在乎我妈是不是正确,因为老人都喜欢被认同被关注,不喜欢被纠正。可是我常常忍不住,有时觉得为了她好,她那样想会对她有害,又去纠正她……事后又后悔,自己啥时能面对老妈的不对学会闭嘴呢!她需要的不是改正,而是我的接纳……别说老人,就是孩子,就是我们,谁又不是呢?

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确很难,做不到可以理解,但先从闭嘴开始。

六,为自己找借口开脱时应该闭嘴。

在家里,有时遇到什么事,雨娃会说,“不是我做的”,有时的确不是他做的,但我总是不喜欢听这句话,所以告诉雨娃,以后面对不好的事情时,不要说这句话,这是推卸责任,其实别人并不是在追究责任,只要陈述事实就好了。我家最常发生的就是东西找不到了,我们大家最常见的反应就是,“不是我收的,我可没动过,我连看都没看过”,我老妈最常说这些话,因为她记性最差,但凡东西找不到,她是第一嫌疑人,而且她否认也没人信,这就造成她第一反应就是否认,因为她怕我们说她……之后找东西已经不是焦点,到底她说的准不准确变成焦点,后来我就跟她说,以后遇到这种事,你就说“不知道是不是我干的,我也不记得了……”这时我们就会因为她态度好不予追究而继续找东西,她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我们都更喜欢“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态度,但我们其实很不容易做到,我们更习惯于给自己开脱,证明自己没做过,或者证明自己是有理由的,甚至给自己偏离正确的行为披上件冠冕堂皇的外衣,很难承认自己是无力达到要求,很难承认自己是自私的,有时还会说,“那你看,大家不也都这样的嘛!”

做不到并承认可以理解,至少我们可以朝着正确的目标继续努力,但找一堆理由说服别人,证明自己是有道理的,找完理由把自己都说服了,然后就忘了正确的目标,在原地踏步甚至鼓励自己往反方向走就可怕了。

圣经说,“忘记背后,努力向前,向着标杆直跑”。

七,别人没有征求你明智的意见时应该闭嘴,或者负责任地适可而止。

兴许你是个有智慧的人,兴许你的意见可以帮到别人,但是,当别人还没征求你的意见时就主观地热情地给人提供意见,别人不听还特别生气,想强加于人,这不仅不合适,甚至讨人厌。对朋友如此,对孩子更是如此。

我有个同学,深受保健品洗脑,知道我生病,不远千里来到我家探望,同时带着一堆保健品样品,花了数小时给我讲解做试验,以让我亲眼见识神奇效果,并给我讲多个成功案例,类似于同样病人被治愈……出于礼貌我只是说我不相信这些,也没有钱买这些,但没用,她认定我爱钱甚于我的命,更加苦口婆心劝我……其实她不是卖保健品的,她只是受益人,她觉得我明明有可以治愈的机会,却因为我的愚昧失之交臂……她关心我,惦记我,所以执着地规劝我,我最后求她都没用,走后她给我每天发消息,都是神奇药效,我只好拉黑她……

这样的人其实挺可怕,还好并不是太多。我只能说,可怕的不是不知道,而是她自己不知道她不知道,这更可怕,所以需要我们谦卑,哪怕仍然不知道,却清楚了其实自己不知道,至少我们还能进步。

我的牧师也曾讲过,当别人没有征求你的意见时,不用给别人提供意见,包括对已经成家的子女。当然,子女尊重你的意见,愿意听听你的意见,那时你可以将自己的智慧完全摆上,那也不能不允许人家不采纳。

我们家长特别喜欢打着“为了你好”之名给孩子意见,甚至强迫他做事,当然,未成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管教,但不能演变成控制欲,比如,雨娃从外面回来,很热,我和爸爸就要求他换衣服,或者脱掉上衣,他不愿意,我们就说太热了,他说不热,有时我们又觉得太冷了,让他穿件衣服,他还是不愿意,我们就生气……做我们的儿子有时很无奈,雨娃说,“有一种热,叫你爸觉得你热;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所以,对待孩子,非原则性问题,我们还得学习闭嘴,也就是放手,对待老人,即使是原则性问题,也得学习闭嘴,也就是接纳。需要闭嘴的时候真的很多,这真的是我一生的功课。

如果这样下去,是不是就都该闭嘴了,有时沟通不了我就能做到闭嘴,但其实这是消极的放弃沟通,不值得鼓励。还有时不能闭嘴,比如面对苦难的人,面对弱势的人,面对手足无措的人,跟她说些温暖的话,真诚的话,给她安慰,关心,帮助……

说来说去,闭嘴源于自省,谦卑,源于爱,而不能闭嘴,也应该是源于爱。

相关文章

  • 从闭嘴到学习还要多少努力?

    我明白觉得孤独不安就闭嘴学习,觉得羡慕不甘空虚无聊就闭嘴学习,觉得焦虑空落落地缺点什么的时候总之就闭嘴学习 可是我...

  • 学习闭嘴

    不知道雨娃从哪儿听到一句话:人要花三年学习怎么说话,却要花一辈子学习闭嘴…… 他把这句话说给姥姥听,姥姥惊讶地说,...

  • 学习闭嘴…

    高中时候,有一次讨论NBA,我喜欢看比赛,但是并不真的喜欢。他们讨论了第六人吉诺比利,当时因为什么我插了一句嘴。 ...

  • 学习闭嘴

    其实常常发现自己之前的一些决定是错的,不断在修正自己。到了这个阶段,我更应该学习的是闭嘴。慢喝茶,少说话,多做事。

  • 忍住不说,孩子才有机会说

    ❤️ 今晚我们跟着宿玲姐姐的《接纳力》,学习了“忍住不说,孩子才有机会说”的沟通秘诀!静语练习——闭嘴闭嘴再闭嘴!...

  • 学习如何闭嘴

    这两天发小们带着宝贝来玩,虽说我们偶尔会见面,但带着孩子凑一起还是第一次,我正好调休好好陪她们! 她们来的时候我还...

  • 在说话方面还是得再努力

    有人说,我们用了几年学会了说话,却用一生学习如何闭嘴。 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其实并不是要学习如何闭嘴,而是要学习如何...

  • 开启第一天(第一阶段 21天)

    闭嘴 闭嘴 再闭嘴

  • 意外的平安与惊喜

    今天真笨[闭嘴][闭嘴] 三天学习结束,收拾好学习用品准备回家。一个坐后面的女“同学”柔声问我:学了三天,感觉怎样...

  • 2021-11-01

    闭嘴闭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闭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lz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