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能断金刚-阅读笔记 19/50

能断金刚-阅读笔记 19/50

作者: 苏磊CHIVA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15:13 被阅读0次

    佛学博士,利用佛学知识叱咤商界风云。

    类似的还有稻盛和夫、大前研一。

    足以说明佛学并不是让你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入世。

    也崇尚一个人变得富有,然后帮助更多的人。

    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是个人的修行之书。

    第一部分

    三个原则:

    1.生意应该是成功的,也就是应该能赚到钱的。

    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盛行一种理念:在精神上有追求的人是不应该赚钱的。

    佛学中,金钱本身没有错;富有的人比贫穷的人在世上能做更多的善事。

    我们要以干净诚实的方法来赚钱清楚的认识到钱从何出来,从而使之源源不断,并在钱来的时候对其保持一个健康的态度。

    做到这几点,那么赚钱和精神生活就是完全吻合的;

    赚钱本身则会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2.我们应该享受金钱,在赚钱的同时,应当学会保持身心健康。

    创造财富的行为不应该让我们身心俱疲,以致无法享受金钱。做生意毁掉健康的人是不懂得做生意究竟是为了什么的人。

    3.当你生意做完回首往事之时,能够坦诚地说那些年的生意做的是有意义的。

    我们应当看到我们待人处事和做生意的方法产生了持久的意义,在世间留下了良好的印迹。

    综上,做生意的目的,《金刚经》古老智慧的目的,以及所有人类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丰富我们的人生——同时获得内在与外在的富有。

    为了享受这样的财富,我们必须保持身心的高度健康。

    并且我们必须在人生历程上使这些财富具有更广阔的意义。

    “事实上,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你就必须拥有精神生活带给你的深刻见解”

    成功人士常被人称为“聪明绝顶”、“拥有高度洞察力”或“具有神奇魔力的人”,他们通过“直觉”和“本能”,当面对一个商业问题的时候,能迅速且十分清楚的明白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行动。

    这种直觉从哪里来呢?前印度佛教大师龙树菩萨的论著《宝鬗论》提出,首先我们要在意识中植入最令我们称心满意的铭印:

    1布施:给予你所拥有的事物,它将带来财富;【分享,帮助他人】

    2持戒:善待他人,它讲带来美好的世界;【对他人好,人际关系好】

    3忍辱:放下嗔怒,它将带来美好;【控制情绪,不苛责他人,不委屈自己,从心而为,不欺自我】

    4精进:增长一切美德的喜悦之情,它将带来卓越的成就;【积累、精进,终身学习】

    5禅定:全神贯注、远离烦恼,它将带来宁静;【冥想,入定】

    6般若:助你决定何为真理,它将带来自由;【提高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逻辑】

    7慈悲:融合了对众生之爱的高度智识,它将成就我们所有的愿望。【看穿、看透这个世界】

    “一个具备这七种品质的人并且臻至完美的人,将获得如世界守护者所拥有的不可思议的知识”,更确切地说,所有的事物都是经由你的铭印而产生出来的——你周围的世界、周围的人、甚至你自己;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过去经由身、口、意而对他人所做的善或恶的产物

    对于这些可以引导你实现人生圆满、事业成功的法则,你必须投入犹如成为一名优秀钢琴家或球技精湛的高尔夫球手所需要的同样热情与毅力。

    知道了这七颗龙珠法则,然后再不断精进修习。

    心存感激:每天清晨,当你看着餐桌上的一碗麦片时,真心感谢成千上万的人牺牲短暂人生的宝贵时光将食物送到你的餐桌上。这种时时心存感激的想法在现代社会中十分缺乏,但如果你从现在起心存感激的话,你将拥有美好的感受。

    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凭空来的,无论你达到何种程度的独立,都是你的一种感知,是因你快乐地、有意识地与他人分享资源所植入的铭印而造成的现实经历。

    改掉希望获得他人认可或赞美的习惯,养成努力寻求机会认可和赞美他人的习惯,然后在你的世界里,突然间再没有人向你做出误导的行为。

    因为你真诚的认识到周围人的贡献,就在意识里植入了不再看到别人误导你的铭印。

    良好的静修时光和静修地点会营造出一种有利的氛围,有助于我们在意识里种下非常强大的种子,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回应。

    上午花短短几分钟时间静修,是对接下来一天的“高回报”投资。尽情观想自己是最成功、最有智慧、最具慈悲心的人,这会在你的意识里烙下非常强大的烙印,有朝一日你会变成那样子。

    在一本古老的佛教经典中,记载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偈颂:“假若困境可解,何必心烦意乱?假若困境无解,何必郁郁寡欢?”

    每当你拒绝发火或避免任何负面情绪的时候,你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上加注了更多的健康和快乐,你的健康和快乐自然就延长了。

    当你的心识无垢清澈、平静沉着之时,你就能够用更加睿智的方式解决眼前面临的商业问题。

    从当前工作领域内极其有限的认知中抽离,将心识沉浸在数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中。

    一来,你身处的宁静氛围可以让你聆听意识的细语

    二来,持续接触那些世上最伟大的思想与心灵,会赋予这些细语更为深刻的意义

    答案在静默中孕育着,并在五天或一个星期后以一瞬间的“顿悟”呈现在你面前。

    放松并相信这个过程;在过去的数千年里,许许多多的东方智者从中受益——你也不会例外,但你必须去尝试。

    关心他人的最佳方式就是启发他人如何获得财富、享受财富、如何使赚钱富有意义。

    用这一最佳方式来分享财富,是在你心中植入财富种子的最好方法,到那时,你所获得的财富无法想象的。

    坚持将自己每次收入的10%取出来,包括一切所得:如薪水、彩票中奖、路上拾到的钱等等,每项都取出10%,专门开立一个账户,每六个月存入一次。每次存入时,都想如何用这些钱帮助他人——虽然尚未开始行动,但仅在意识中思考,就已经种下许多重要的种子:我们的动机是播种成功种子的最关键因素。

    我发现这些“间隙”时间,(如走在街上,搭乘地铁上下班、享用午餐时)是进行这一思考的绝佳时间。

    以上内容摘自《能断金刚——超凡的经营智慧》,【美】麦克·罗奇格西 著 一部充满智慧的书,将古老的《金刚经》中的理念成功运用到商业中,同时获得身心健康的书。

    作者:心斋小筑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b9ebb05cb9b

    第二部分

    《能断金刚》读后感(一):有值得参考的部分

    一个在珠宝行业打拼的僧人如何应用金刚经运营事业故事及相应的生活指导。

    作者本身文笔不太好,叙事和描写部分很难让人秒懂,更别说愉悦。

    书里很多场景的描写缺乏让读者二次还原的欲望。但这不影响这是一部解读金刚经的书,而且是从商业视角解读。

    所有修身修心的书,目的大多都是指导人如何将人生活得快乐有意义,并不再感受到痛苦,从心底获得宁静。

    这本书也不例外,而且观点比起其他几点更加好接受。

    书中比较有价值的部分有这么几个部分:

    *商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应铭印,如何化解;

    *改进意识的方法——六时书;

    *冥想及与世俗隔离的方法。

    《能断金刚》读后感(二):

    相信铭印法则,相信业力管理,相信无所不在的空性。

    朋友同时送给我两本此书的中文译本,一本是《能断金刚》,另一本是《当和尚遇到钻石》。我选择了看《能断金刚》,我觉得这个译名更贴近书的内涵。

    《金刚经》是一部类似《论语》的书。

    佛教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或者叫“教化”,也可理解哲学范畴。

    佛教的核心是一种世界观,是无神论的,这在宗教领域简直就不是宗教。

    佛教是一门讲究“入世”的教育,《能断金刚》受商界追捧,也不足为奇

    《能断金刚》是《金刚经》的智慧在商界的实践与反思,强调内在力量,摆明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弘扬正能量。

    虽然有些地方讲得过于唯心,比如“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世人性生活的道德败坏 ”,但这并不影响对作者阐述的核心智慧的认同。

    对“意识种子理论”很有共鸣。掩卷回想,觉得自己如有惠根。

    我的世界观,以及多年来的行事理念,使得我非常自然地接受了作者传递的哲思。

    相信铭印法则,相信业力管理,相信无所不在的空性。

    从点滴看起、做起、想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从心而为,不欺自我。

    播种善因,自结良果。

    《能断金刚》读后感(三):能断金刚读书心得

    一些人针对于佛经,诵读抄写终不得要义,根本就是走偏了。

    过去生活经历中的铭印清晰展现在面前:

    【铭印,我理解为过去的痕迹,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性格,乃至命运】

          1.傲慢,优越感,嫉妒幸灾乐祸

    话说在看《东京女子图鉴》时,女主的高中老师问她的梦想是什么?女主直觉的回答是想要成为一个备受羡慕的人。我当时深以为然,因为一直秉持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奋斗理念,对优越感真的是深入骨髓地上瘾。

    在人前傲慢和优越感,必然会成为我在更优秀的人面前的深深的嫉妒和匮乏感。

    只有跳出这种比较的价值排序,不带评判地去看待每个人的独特存在,发自内心地希望每个人都好,才会和他人产生真正意义的联结。

      2.病态地取悦他人

    因为有了比较的价值排序,我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就会理所当然不喜欢价值排序低的人,习惯去讨好和取悦价值排序高的人。而在我思维里,认为别人也会同样以价值排序来看待我,当我不够好的时候,那些我在意的人就不会喜欢我,认可我。

    当我遇到猫老师,那种时刻要演出做完美人设的紧绷感终于瓦解了,可以放松自如地表达真实的自己,不必担心会受到质疑和挑错,而是可以一起去做更多新鲜好玩的事情。

    放下面具,展现出真自我

      3.没有钱才会想要,有的人会想要给出去【惠及他人,也是在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过去总以为一定要财富达到某个数字,或者有一个稳定充足的金钱来源,我才可以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现在,我还必须忍受当前不喜欢的工作。于是我尝试了各种挣钱的方式,但每次都启动不久就坚持不下去了。现在看来我之前的尝试都是因为我没有,才想要去外面挣一笔钱,而不是我想要创造什么价值,想要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变得更好。放下去捞一笔的执念后,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了,比如每天会制作一个冥想卡片,分享自己的感悟,比如发现很美的器物,即便不是为了售卖,单单是美的传递,也是一份布施了,比如我自己练瑜伽很有收获,但也仅限于自己受益,突然意识到可以从教练的角度去提升自己,帮助更多的人受益……

      4.六时书的实践 【记录正向事件,用作标榜,其实真实记录是更加合理的】

    从周末开始做六时书的实践。一开始总是很乐意记录“+”号的行为,对于“-”号的行为就不太想面对,记录时想从语言上去为自己修饰和掩护,甚至还质疑书中怎么没有讲到对待“-”号行为要怎么做才能去掉不好的铭印的影响。直到今天看到猫猫分享的王阳明心学中的一段——“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状态。

    如实觉察、如实记录的妙处,看到生活中的得失起伏也有更平和的心态

    《能断金刚》读后感(四):你想要的人生智慧,都在这本书里

    年前我买了一本(其实包装里面是两本)《万有引历》笔记本,看到作者写在前面的一段引文,文字的出处是我过去在多本灵性成长书籍中都见过的——《当和尚遇到钻石》,这两者能有多大的联系?连我这样好奇心强的人都完全没有阅读兴趣。

      但这次,不知为何,我决定要把这本书找来看下,能多次进入我的世界一定不是偶然,冥冥中是有缘份在指引着。于是在旅行前两天迅速在亚马逊购买了这本书《能断金刚:超凡的经营智慧(<当和尚遇到钻石>十周年增订版》,次日送达以便我能在旅行途中阅读。

      谁知上飞机后一看就停不下来。

    我从学生时代就有意无意会接触很多灵性成长类的书籍,我喜欢的作者(例如:胡因梦、李欣频、张德芬)当中,有很多也是这方面的专家或是践行者。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些书上讲得颇有点神神叨叨的唯心主义色彩,不值得相信。但事实是:这个宇宙还存在很大的一块人类尚未破解的领域,有很多灵异的现象得不到合理解释。如果有一种能够让那些“灵异”事件make sense的理论,为什么不试着去了解它呢?

    《生活大爆炸》里,“著名物理学家”谢耳朵研究的正是“弦理论”,也就是说,创造万事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深究到底是一个正在振动的弦,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振动频率”,这种振动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从小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唯物主义理论,也有类似的说法:事物时普遍运动的,要以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固化和僵化。

    有趣的是,这个振动频率说同样可以解释那个著名的相对论:同样的时间,为什么对着美女就觉得过得很快,对着一个炎热的火炉就觉得过得很慢。因为在对着美女的时候,你心情愉快,振动频率高,因此时间就流逝得快,反之,你很烦闷,心情很low,振动频率低,时间就流逝得慢。

    回到这本《能断金刚》的书,作者本身是一位美国的佛学博士,在根本上师的鼓励离开修行的寺庙下海去卖钻石。(啊,和尚与钻石,终于结合在一起了。)因为上师认为:

    寺院岁时修习博大精深的佛学智慧的理想场所,但忙碌的美国职场确是在真实生活中测试这些智慧的完美“实验室”。

      为何是买钻石而不是买汽水?

    据作者介绍,他是在一次冥想中,见到自己未来的工作必须是与钻石有关的。而后面也给出了更完美的解释:

    这本集大成的智慧宝典,教义源自于佛教经典——《金刚经》,而钻石,则是宝石级的金刚石;

    金刚隐藏着世上万物所隐含的潜能——“空性”(这是理解所有相关命题的基础概念),钻石,因其无比对称的碳分子结构,拥有最坚固不摧、纯净无暇的终极特性,是最接近“空性”的物质;

    这本书的主要卖点或者说核心思想,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正确的事情总是会与正常的反应背道而驰

    换句话说,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通常都是反人性的,因此才需要长期不断地坚持修行;

    那些一开始会让你觉得无法理解、荒谬可笑的“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才是让你既能财源滚滚、同时还能兼顾身心健康的法宝;

    那些“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是实现终极幸福的唯一路径。

      是不是很诱人?

    那些反人性的“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

    概括成一句话: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先要付出什么。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我从第一次在书里见到这句话就觉得实在扯犊子,完全无法理解,似乎书中也没有一个合理的注解,现在再读此书,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我没有理解“万法皆空”这个词。

    怎么说呢,举个简单点的例子(书中也有大量的实例但是较为复杂):

      你在路上捡到了100元钱,这个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对你来说是件好事,因为有飞来的一笔财富;

    对丢钱的人来说是件坏事,他只能自认倒霉,用破财消灾来自我安慰

      所以捡钱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它不具备一个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固有的特性,是“空”的,否则所有的人都应该用这个标准来看待它(是好事还是坏事)。

    决定这件事情特性的,是我们看待它的角度。那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呢?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经验、阅历积累的结果——我们曾经在自己的心识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植入了一种铭印),随着我们后续遇到类似事件后的反复强化,这颗种子越来越成熟,由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于是做出不假思索的反应。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得不到别人的信任

    为什么有的人永远赚不到什么钱?

    为什么有的人事业/职业总是无法向上走,格局眼界都有限?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看到身边有这样那样乌七八糟的事情发生?

    这都是因为你在过去的生命点滴中,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植入了对应的铭印。

    你仔细回忆一下,

    那些得不到信任的人,是不是自己也很不信任别人,或者对于诚实这件事压根就是鄙视的,觉得老实人就会被人欺骗?

    那些赚不到什么钱的人,是不是自己也是一个很吝啬舍不得给予和付出的人?

    那些虽然很努力但是事业上却总是原地踏步的人,是不是总会嫉妒身边的同僚比自己混得好,更枉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那些身边总是聚集着一批离奇不靠谱的人,自己是不是也常有背信弃义的时候,而且不以为然

    书中给出了46个常见的商业问题及“金刚解药”,定有一款适合你:)

    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境遇,完全是由自己一手造就的,那么是时候停止怨天尤人改变自己了。

    哪怕只是试一试,最坏的结果,也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慷慨、真诚、有同理心的人,难道不好么?

      从今天开始:

    好好利用清晨起床的15-30分钟冥想,培养专注力,同时发自内心地为需要帮助的人祈福;

      每日三省吾身(作者的方法更严格,叫“六时书”),留意自己的言行,是否会有给潜意识留下铭印的不好的“正常反应”,尽快调整并纠正;

    修炼自己的7大 美好品格: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慈悲。

    如此观照,假以时日,相信定能创造财富、享受财富、无悔人生。

    《能断金刚》读后感(五):学习金刚智慧种子法则,做个好“农夫”!

      本文来自《能断金刚》和微课堂的笔记整理:

    刚把第一讲的作业做完,定好了本期的目标,也就是计划好了我们要在自己的试验田里,种什么种子。是苹果?西瓜?梨?桃子?——事业?财富?关系?还是健康

    紧接着第二讲,老师就开始跟我们讲,这一套金刚智慧的种种子方法,有什么特点?技术含量如何?以及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尽职的“农夫”,才能在不久的将来,亲眼目睹果实丰收的场景!

      3大特点 |

    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种子法则到底和其他的所谓会让我们成功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1

      ▎100%成功

      如果一个方法,时而有效,时而无效,那么它就是无效的,因为那是在碰运气。

      比如一个人如果想升职,按一般的方法他会怎么做呢?

    努力表现、拍上司马屁、严格管理下属,或者和下属打成一片、极力去争取客户、达成大单

      然后,就一定会让你达成目标吗?

      答案我们都知道——不一定

      也许你的领导迫于上面的压力,会提拔一个关系户。也许他就是看你长相不顺眼,或者属相星座和他不对盘,诸如此类的奇怪原因,就不提拔你了。

      而种子法则,只要你去实践和行动,你就会看见效果,有时候甚至是奇效,因为它根植于这个宇宙运行的法则。

    ▼ 

      市面上有太多教我们如何成功的书籍和课程。

    各种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仿佛只要努力、只要有技巧,你就能登上人生巅峰。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错的问题】

      在麦克格西的《能断金刚》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阐述,他说你只要翻开《华尔街日报》或者其他的报刊,今天你会看见报纸大大赞扬一位企业家,勇于创新,带领企业获得新生。

    明天你又看见他们贬低一个商人,鲁莽行动,愚蠢扩张和投资了一个新业务,导致公司资金运转不灵而破产。

    过几天,你看见他们评论,稳健保守,坚持专一的领域,方能让你事业成功。而你会想起,前不久他们还制作了一个专题,说有胆量敢于冒风险才会取得一番大成就。

    我们生活中,这样的资讯也不少啊。然后你就懵比了,怎么说都对,我听谁的?!

      声音太多,方法太多,到底哪个有效?谁都说不清楚。就如同纠结哪个颜色的订书机好用一样,全在外境上下功夫。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让我们莫名其妙的成功或不成功。

      而种子法则,教我们从自己身上入手,管理自己业力,用佛家的话讲:修你自己的功德福报。

    就如同卡里多多的存了钱,你想买啥都可以,没存钱,换多少家店,你也刷不到自己心仪的东西。

      2

      ▎内外兼修

      种子法则,是让你在修习的过程中,达成外在的目标,收获外在的丰盛果实。同时,也让你获得内在的平静喜悦,成为更好的人。

      因为它教我们的,不是强取豪夺谋略算计,教我们的,是利他分享共赢。这样,你会慢慢变成品质优秀,福慧双修的人。

    ▼ 

    种子法则不是成功学,不是告诉你,定个目标吧,天天想天天念,然后打鸡血一样的努力啊奋斗啊。而且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习气,克服不良的心念,变成乐善好施,心怀正念的人。

    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形成良性循环,自己也会越来越自信和快乐

      3

      ▎有意思、有意义

      当你变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生活充满喜悦和惊喜不断的时候,你会觉得人活着太有意思了,不再是那么的悲观怨气失望;

      当你回首往事,看到自己所做所思都是自利利他,一心帮助别人,乐于分享,给别人带来许多欢乐和幸福,不自私自利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活着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 

      生命的意义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太重要!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能搞明白这件事。到回首一生时,发现自己碌碌无为,莫名其妙的来了,稀里糊涂的活着,无可奈何的死去。

      6大秘籍 |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农夫”

      【听课】

      明白原理和方法

      【实修】

      认真完成每一节课布置的作业

      【思考】

      消化内容、举一反三

      【问答】

      有问题就积极大胆的问老师、和同学讨论

      【优化】

      一段时间以后,反思总结,优化提升

      【持续】

      重复实践,直到体证空性

    ▼ 

      没啥好说的,落地、实践、行动!

     任何知识还没转化为自己的肌肉时,对你来说都是谎言。

      牛角包冥想 |

      ▎想想它从哪里来?

      一层一层反推追溯,你会发现自己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一个简单的物品,来自于许多人和资源,可以激发我们真诚的感恩心。

      而感恩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可以让我们种下喜悦的种子。可以把我们的心调频到种种子和接收智慧的最佳状态。

    ▼ 

      这个冥想很简单也很有意思,老师说,牛角包冥想是格西老师静修营里,用来引导大家,激发大家的感恩之心。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换成任意的物品来冥想。

      最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任何看似简单的事物,都和整个宇宙紧密相联。我们作为个体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受到了非常多的人乃至这个世界很多的赠予和施恩。而感恩之心,是我们开始种子法则的第一步。唯有心怀感恩,才能更好的播种下健康圆满的种子,同时不断增长我们的智慧。

      1、写下三个你最应该感恩的人

      2、每天做晨起感恩

      转念即是转运,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改变人生的信号。

            陆续把那些亲身实践过的,有用有效的好书和好工具一一分享。

    《能断金刚》读后感(六):醍醐灌顶

    小我总是在评判,所谓的有意义与无意义。

    本书正好指出无内外之分。

    修行同样可以用在商业中,商人也可以修行。 

    核心理念:一切事物皆有空性:即不存在好坏,所谓的好坏只是我们意识的投射。

    我们所有的经历经验均为过去的铭印(我更喜欢翻译成:业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掌控铭印而掌握我们的未来的经验。

    掌控铭印,从三方面: 行,语,思。

     因为意识就像一台摄像机,而身体就是我们的镜头,意识及其敏感,任何接触到的都会留下印记。

     而印记的强弱取决于:动机,情绪,对自身行为的认知程度,行动的方法,及事后我们自己的认可度,行为对象的品质。

    有意识的去种植铭印。

    同时也就提出对我们自己的要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慈悲。

    书中提到的几个技巧觉得很受用:

     六时书,圆圈日,蒋巴法,自他互换,绳套术,扩大自我的范围。

    我们工作或经商不是为了钱,名,而是在这过程中你帮到了多少人,影响了给予了其他人成功。

    你不是为他人工作,根本没有他人,他人就是你,你在为周围的所有人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这便是财富,意义。

    《能断金刚》读后感(七):让生活慢下来

      原本对于这种佛学类的书籍,是没多大感觉的,但工作之后,常常迷茫,常常焦虑不安,害怕自己不能有所成就,害怕一时的光辉不在,总是在梦中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做的不好。

      这种焦虑时常伴我左右,让我不知所措。世界这么大,我却没有想要去看看,可又担心自己成了井底之蛙,安于现状还不知所谓。

    于是我开始阅读,开始的时候,我喜欢看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书籍,以为给自己足够的正能量,便会有向上的激情。然并卵,我变得更加焦虑,这种焦虑让我不能继续读书,或者说,一方面渴望读书,一方面又渴望交流,渴望有成功的捷径,虽然成功并没有捷径。

      总之,我是渴望更多知识,但知道越多就越感觉自己的无知,于是我又想能,我是不是要看一些实操性强的书啊。

    当我让朋友推荐一本既能让我的心灵得到补充,又能增长我实战视野,同时还能修身养性的书时,朋友向我推荐了它——《能断金刚》,台湾版本叫《当和尚遇到钻石》。

      买回来之后,我发现,我能看懂的只有一半,并且总觉得有些地方看起来好高大上,看不懂。于是将它冷落。

      直到有次去朋友家,跟她说起这本说,我还一度抱怨,为什么给我推荐一本根本不适合我的书。朋友说,她一开始也跟我一样,后来机缘巧合参加了一次这本书的读书会,跟一群喜欢这本书的人一起交流,后来慢慢就悟出一些自己的门道。

      2010年开始,姚林丽师承格西麦克罗奇,系统学习古老的东方智慧,以及在商业职场和生活中的运用法则(美国金刚商学院DCI系列课程,)并将之实践与现代人生和事业当中,是目前国内经美国金刚商学院及格西麦克老师授权教授金刚商法课程的第一批中国老师之一。

    《能断金刚》读后感(八):当和尚遇到钻石(2015年第26本书)

      《当和尚遇到钻石》是这个月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想喜欢的根源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佛教价值观的共通之处,这一方面让我对佛教(我这里指的是真正的佛教)顿生好感,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先说说作者,书中作者麦克尔·罗奇格西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一名受戒的佛教僧人。

      1952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高中毕业后,他以全优的成绩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他在白宫接受总统亲自颁发的总统学术大奖章,还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威尔森国际事务学院颁发的麦肯奈尔学术奖。

      大学毕业后,他前往印度,潜心钻研佛法,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佛学博士学位(藏传佛教的格鲁派格西)的美国人。

      1981年,他创立了安鼎国际钻石公司。

      1998年,在他离开时,安鼎已经是一家年营业额超过二亿美元的全球性大公司。

      之后,他把他在商界的体验写成《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一上市就博得好评。这本书被不断翻印,并先后译成二十五种语言。

      看完他的经历,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位高僧最后会成为一位生意人了?

            这是不是会和他的佛教所强调的清心寡欲精神相违背了?

      麦克尔·罗奇格西在书中说,当他完成了佛学博士学位后,他的老师鼓励他回美国做生意。

      老师说:虽然寺院是学习佛法智慧的理想场所,但忙碌的美国办公室才是真正的生活,也是检验你这些学习成果的最佳实验室。

      刚开始,麦克尔·罗奇格西对老师的话一点都不在意。并不想离开小寺院宁静的生活,而且在美国长大、上大学,对美国生意人那种贪婪、冷漠的形象没一点好感。

    师父看穿麦克尔·罗奇格西的心思,有天召集了一群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学生,做了关于“佛法与商界”的开示,明白了“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的道理。

      之后,跟老师们告别,回到了美国。至于做什么生意,回美国前有次在寺庙静坐,看到一些征象,清楚接下来要做的生意跟钻石有关。

      所以,一回到美国,就到处应聘珠宝行业职业,可是珠宝行业在当时非常家族化,没人愿意招聘陌生人,再加上当时没有相关的经验,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有位好心人指了一条明道,建议去纽约的宝石学院先修几门宝石鉴定的课程,一来学习专业知识,二来结识人脉。听了他的话,果然在宝石学院认识了后来的生意伙伴。

      最后罗奇格西就在钻石行业取得了突出的商业成绩,将一家年亏损5000万的扭亏为盈成为了营业额超过二亿美元的全球性大公司。

      曾经有人问罗奇格西:很多人说“无奸不商”,做生意是不是违背你遵循的佛法要义?

      罗奇格西在书中的答复太得我心了:

      第一,做生意就要成功,就要赚钱。全世界都存在这样一种观念,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不应该赚钱,不应该富有。一旦他有钱,就认定他违背了严苛的戒律。

      其实,在经典教义里,钱本身没有错,何况拥有较多资源的人会比没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

      问题的关键是,要用什么方法赚钱,钱从何而来,如何让它源源不断,以及对钱的心态。

      只要用干净诚实的方法赚钱,清楚钱的源头,并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财富,就可以广进财源。赚钱和修行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事实上,赚钱也可以成为修行的一部分。

      (我想这一段也是我一直秉承的,赚钱不是我的目标,只是我们通往幸福人生的一种手段,一个工具。只要钱是通过正当途径所得,何乐不为了?)

      第二,应该享用金钱,换句话说,应该知道如何才能一边赚钱,一边保持身心健康。创造财富的过程,不应该让身心俱疲,而无缘享用财富,那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一个拿自己的身体健康去换钱的生意人,完全不懂的经商的目的。

      (这一段也是我在幸福课上反复对学员强调的,赚钱的过程中不要以损伤我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幸福的其它4个方面为代价,否则得不尝失,因为赚钱是为了让我们活得更幸福,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的,那这份钱还不如不赚!)

      第三,一个人要是在最后回顾自己事业时,如能非常坦然地说一句:这些年的奋斗对自己、对世界都有意义。那他真的是一个太成功的商人了。当回顾既有的成就时,应当能从过往的人生经历、经营的事业中找到一些永恒的意义,为下一代人做个好榜样。

      (这一段是点睛之笔,自己的成就事业要结合自己的人生意义,我现在的人生意义是活出自己的幸福人生,并且帮助更多的女性活出自己的幸福。所以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一直都有很深的满足感,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自己、对世界是有意义的。如此有意义的事业,怎能让我不爱它了?)

      看罗奇格西的这本书,让我对自己选择的路更加的坚定,修行无须到山林寺庙,真正的修行就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事业中,追求精神生活和赚钱、富有一点不冲突:把我们的生活过好,从事让别人更加幸福也让自己更加幸福的事业,并且从中赚取金钱,这就是修行!

      所以,如何更好的赚钱,这就是最大的修行!

    《能断金刚》读后感(九):金刚能断,通透纯净。【名词解释】

    万事万物的潜能——“空性”

    事物有不同的可能性,事物本身不具备一个固有的特性,它的所有特性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这种看待可能依赖于我们的立场/视角/好恶/观点等。这就是万事万物的潜能,即它是中性,空白的,是所谓的空性。

      这里隐藏的逻辑是,如果一件事它们本身就是好事或坏事,那么每一个人都应对其产生同样的感受才对,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所以,如何看待事物其实源于我们自己。

    意识中的铭印——"业"(Karma)

      铭印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可以试着这样理解——将意识比成一块极其敏感的油灰,无论何时它接触到任何东西,上面都会留下印记。

      比如,同样考了100分,甲是通过制定计划并完成得来的;而乙是通过临时抱佛脚突击得来的。100分没有差别,但这件事背后的铭印却千差万别,甲的铭印是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踏实自信;而乙的铭印可能是侥幸关过,心底发虚。

    铭印的四个规则

      1.铭印迫使你经历的体验和原本铭印的基本内容相吻合。 (心里有啥,反复看见的就是啥)

      人总是看到他想看到的,比如你认为工作是辛苦的,不快乐的,那么你会从生活中慢慢积累起来一个案例库,这个案例库随着铭印的不断加深而不断庞大,如此庞大的案例库向你有力的证明着,“工作是辛苦的不快乐的。”相应地,如果你的铭印是“工作可以是既有意义有快乐的”,你也会慢慢积累起一个案例库。

      2.铭印的力量在其停留在潜意识期间会不断增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没有植入触发体验的铭印,就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体验发生。 (先有概念,后有体验) 对于一个从没接触过美妆的人,他可能不知道口红色号竟然可以有100种之多,姨妈色,豆沙色,吃土色...

      4.一旦铭印被植入意识中,他一定会引发一个体验。 (一旦有概念,一定有体验) 而我们恰恰就可以通过体验,按图索骥找到引发体验的铭印是什么,审视该铭印是什么?是否需要替换或升级?

    未经审视的铭印要提防

      万事万物是空性的,而那些最初植入我们内心的铭印是那么重要——它们基本构架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与人交往的模式;它们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立场,左右着我们的观点,引导着我们的行为;并在不断地蓄积力量,不断加深铭印......

      你要问问自己啊,那些最初植入的铭印来自哪里啊?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教诲?从小到大被灌输的却从未审视过的“社会共同意识”?

      我不禁毛骨悚然.. 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你以为的人生信条也许不过是可笑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千万不要让未经检验的假设和自己国家文化中的偏见住在你事业和人生的走向。请记住,你的文化中所定义的好/坏/对/错/成/败,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那些推动世界和影响世界的伟大人物必定会一再地审视伴随他们成长的每个信念。

      但我又感到庆幸,庆幸铭印一定会触发体验,而我们正可以通过观察体验,反向寻找铭印。

    先拿自己小试牛刀

    傲慢的人其实才是傻逼

      聪明的人总爱争对错,我就是那个聪明人。 别急,我这绝对是自黑。 小白羊受了不少苦,我和他总是因为很小的事争论,其实这背后的铭印是——我很傲慢,我很厉害,你不如我,用武志红的话说就是,我太自恋了。

      这种傲慢体现在,我常常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做事,生怕别人做的不好; 这种傲慢体现在,我比较难以合作,常常一个人一支队伍把活儿干好; 

      这种傲慢体现在,我常常说“你看了吧”,“我早说了吧”,“我就知道..."(突然觉得自己好傻逼... 欠抽)

      傲慢的铭印真的很糟糕!

    如果认定了一个人不如我,我可能根本听不进去他讲什么,我不会认同他说的话,也不会用心去思考是不是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可想而知路会越走越窄,渐渐地一定会失去生命力。

      傲慢的人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如果事情没有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我可能会非常恼火,因为傲慢,所以无法接受这个世界不按照“我”的逻辑行事,对于“无常”很不情愿接受,常常会沉溺在情绪中无法自拔。这可真的不利于跟上世界的进度条。 傲慢的人觉得别人都比自己蠢,其实他自己的铭印才是...

    人善被人欺的世道,你还愿意做个好人吗?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类似的问题还包括,遇到喷子要不要怼回去?要不要和傻逼讲道理?学校里投机取巧,旁门左道之人太多?工作中唯利是图,阿谀谄媚之人当道?

      如果按照铭印的角度去理解,答案其实很简单。世界是空性的,我们和其他人的铭印不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如果和傻逼讲道理,你也会因此有了“傻逼”的铭印,铭印触发体验,体验加深铭印,最后自己也变成了傻逼。

    如来佛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做个好人“,不只能够让我们的铭印进入正向循环,更重要是它能让我们活的真实坦荡。

           “做个好人”,不必处处谨慎害怕被识破,不会因为心虚而夜不能寐,任何事情都敢放到阳光下,这是坦荡带来的勇气,而这勇气有时候如利刃有破冰之势。

           我“有”,自然乐于分享

    有些时候,我们进入关系只是为了“索要”某些东西,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些爱,钱财或者是认可与支持。进入任何关系,怀着索要之心的时候,对方给的再多都不会满足。

      以前,我常常困惑于分享出去的东西没有回应和交流。

           现在看来,我不是在真正的“给”和“分享”,我其实是把“分享”当作一种获得一种关系的手段。

            而这恰恰说明,背后的我是“要”,是匮乏的,是渴望被别人满足。 

           正如猫老师提到”慷慨“的例子,有些人看上去很大方,常常送别人礼物,但他却又计较着对方何时礼尚往来,还计算着自己到底得失多少。

            这正说明,他是吝啬的而不是慷慨的,慷慨于他不过是一种获益的手段罢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愿意”给“,一定要小心是不是掉入了”我缺“的状态。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写的文章没有意义,阅历浅薄,思想匮乏,健身饮食的科普文又不够专业,没有什么可输出分享的。 但,事情奇妙就奇妙在这里,

    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凡是没有的,把它仅有的也要夺走。

      如果你渴望爱,支持和认可,你不是去要,而是去给,越给越多。 一定要特别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于此才能“我有”,“我有”之后,分享和给予便是自然的。 于我而言就是,我愿意把自己迷茫过的,挣扎过的,狠狠摔过的;兴奋过的,感动过的,深深喜悦过的经历和想法分享给出去,作为诸位的参考和样本之一。

    金刚能断,纯净通透

      有的时候你会惊讶于为什么自己总是遇到一类事情,也许是被人呼来唤去,也许是在关系中总是处于主导地位,也许是越来越遇不到人向你吐露心扉,甚至是总丢东西,总赶不上航班......

      其实这些“体验”背后都有铭印的支持,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的觉察,通过体验反向追溯铭印本身,审视铭印,替换和升级,让它们真正的为己所用。 愿我们都能收获那颗钻石,金刚能断,一生纯净通透。

    《能断金刚》读后感(十):金刚能断人我无别——Leo鉴书160

      本书从入世角度解释《金刚经》是《当和尚遇到钻石》的再版,除最后部分加读者成功感悟之外,正文无变化。我儿时就读过《金刚经》,差不多8年前看过《当和尚遇到钻石》,说实话以现在的认识水平看来,之前读的都不能算,或者算做没读懂。本次阅读是在看完《业力管理》之后,抱着复习的心开始的,收获远不止于此。

      首先知道为啥把“金刚”二字放入书里。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事物隐含的潜能正是其终极的本性。宇宙间任意地方的任一颗钻石都有着完全相同的成分,而任一来叫我的潜能也情恰和另一完全一样纯净、终极。

      其次是任何事都可以看成是一面镜子,看成是自己内心影像的投射。书里讲了作者因误会买了1万克拉钻石,老板知道之后当面疯狂指责。放一般人会骂回去,因为作者之前在电话里听到老板就是说1万,而非后者说的1千。作者运用了“无自性”的态度,就是老板发脾气是从作者内心之中映射的结果,并非老板自己可恶。如果喜爱老板的人此时进来(比如老板娘),多半会为老板的英明举动鼓掌,他正在呵斥犯下大错的主管,多正确!在书的下下章,作者说出了对这些钻石的解决方法,很棒。

      最后,更加深入地理解“业力”和“空性”的意思,在本书中被翻译成更加容易理解的“铭印”和“潜能”。铭印可以理解成之前种在意识里的种子,就是一弹指就有62个“种子”被种下。当前的局面就是之前种下种子的结果——因果。铭印会慢慢生长,好的铭印会收获好的果子,铭印有机会被反向扭转。比如,刚提到的老板对作者发脾气,按书里的解释是作者之前铭印的结果,想心扭转的基础就是不要骂回去,不然会再次种下坏的种子,为下一次收获差果实做了准备。运用“人我合一”的想法,作者让自己不生“嗔心”,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所谓,“一念嗔心起,十万障门开”。开我脾气不好常在家发脾气,但是最近7周没跟儿子发过脾气,这是他出生以来最平静的7周。俺正在努力改正,希望内心更加平和,陪伴家人健康度过每一天。

      以上列举的三点只是我收获的一部分,其余如无想、菩提心、金刚解答等都给我很大启发。

      书的特点就是用很浅近的文字把金刚经中的核心都说的很明白,结合作者铁钻石商人的工作背景,故事写的又很吸引人。总之,很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能断金刚-阅读笔记 19/5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me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