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高三的那个冬季,大姐家的孩子刚出生。一转眼外甥女也要升入高三了。因为这个原因原因,我看到高考相关的信息总会稍微留意一下。然后今年多次有刷到新闻:高考15次的“钉子户”唐尚珺。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我从我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人生最宝贵的一段黄金岁月,都用来复读了,而且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十五年。不说15年,即使10年都是我们短暂人生历程的一段宝贵时间,更何况这个时间段还处在我们精力最旺盛的这段岁月。15年,可以有无限的可能,15年,可以读完本硕博。也有很多人高考失利,但是又在考研时考入目标院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且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只是感叹下悄无声息流逝的时间。
大四在一家港资企业实习。办公室很大,人员很多,我和我同班同学一起入职同一个部门。印象中,那些人对我们很友善,同时也在不停的感慨“她俩好年轻啊,年轻真好"。那个时候,我对这种感叹深不以为然;进入职场十年后,部门人员进进出出,然后慢慢的也有刚毕业的年轻人,这个时候我才能体会到当年那些人的感叹,是的,他们真年轻啊。
偶尔听见比我年长的同事交流,吐槽年纪大了之后,精力跟不上;我从刚开始的深不以为然,到后来发现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不能再肆无忌惮的熬夜,学习新技能的速度也没有年轻时掌握的快,身体也在慢慢发福。
最近读到一本书《高考逆袭日记》。在阅读的过程中,那种紧张和紧迫感又再次扑面而来。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但是也如马拉松一样,还是有人可以在后面赶超。
年轻时我天真的以为,高考之后一切就结束了。后来残酷的发现:高考只是一个节点。拼过高考之后,我们还是要在大学拼GPA,拼专业能力,而且这时都是自主学习,没有严格的约束,也不再有人如高中一样管理我们。即使进入职场,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学习, 学习工作技能,学习新知识。如果你有精力,还可以提升学历。我们常常讲蜕变,其实就是脱层皮。只有经历过,你才发现,首先这件事很难很痛苦,其次通过一件事给你的心理上带来的改变是长期的,你可以将这个方法应用在后续的任何一件事情中。那种充实和满足感是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它也让你知道人生还有更多的可能。
一年又一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我们不断地列年度目标,一个目标结束后总有下一个目标。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还有很多计划需要立刻执行。所以我常常会梦到自己又回到校园,然后上课,和认识的人在梦中你追我赶,备考,考试。总是在发现时间来不及或者出了一些状况后会突然惊醒,然后我发现这只是一场梦。
不管你的过去怎样,我们都还有改变的机会。人生不长,别回头,别懊悔,但要总结经验,要复盘。往前看,往下走,去拥抱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