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王者之声》

我的《王者之声》

作者: 王者之声 | 来源:发表于2017-12-13 08:01 被阅读411次

    写作可以整理你的思维,
    并加深你对主题的理解。
    就像教学一样,
    写作的人往往是那个从写作中受益最大的人。

    约翰.修伯

    这是《王者之声》的第50篇文章,从2017年1月4日第1篇文章上线开始,每周三上午8点钟都有一篇简繁体文章同步公开,至今仅有一次因为出差在外,手机无法上网以致延迟将近1小时上线之外,其余都能准时发文,包括1月份搭机到伦敦,赶在半夜12点(北京时间上午8点)一抵达民宿时将文章发布出去,没有延迟。虽然无法确知有多少人会准时进入专栏收看这一篇篇文章,但基于这一份对所有关注这个专栏读者的承诺,除非万不得已,再困难都得把它办好。

    为了写好这个专栏,每一篇文章几乎都要花上将近15到20小时才能完成,每周一篇的压力,逼得自己得把工作以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到这上面来,每个假日都坐在计算机前面写,有时肠枯思竭,有时写了一半又打掉重来。年假期间写、飞机上写、度假海边写、顶着时差在国外饭店里写,为了赶上周三大限的周二晚上熬夜也写。到达这个半百的里程碑,也该写篇文章说说我为什么要写它。

    话说我为什么想写这个专栏,其实还不就是觉得舍我其谁嘛,我不写,谁能写啊?哈哈,开玩笑的啦。

    我有一个作家梦

    约莫二十年前,每年都要写上几十本学习计算机的书,才能应付人们学习计算机,求知若渴的需求,几年下来合着的书累积将近两百册,杂志曾形容是「著作等身」,其实不只等身,书堆起来已经远超过自己的身高了。甚至2000年第一次到北京书店里逛逛的时候,赫然发现怎么自己写的书摆在架子上,封面、内容一模一样,可编著者却不是我的名字。

    计算机书是工具书,编写者很难称得上是作家,因为只需要把软硬件的操作步骤写清楚就行了,缺少思想与文字的功夫。不过当年在编写计算机书的时候,规划内容编写格式、选取题材、叙事方式等积累了许多经验,虽然文字功力不是顶好,但能把学计算机的书写清楚,应该也算是有驾驭能力了。这些都使自己对写作有初步的感受。

    后来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分别写过研讨会论文、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这些都是严谨的写作训练。在构思与撰写这些论文的时候,最常做的便是每天花固定时间,坐在研究室里、星巴克咖啡馆里,一图一图地画、一字一字地写,字斟句酌,务求完整而精准地传达所思、所想。虽然是用英文写,但使自己对于写作的想望又加深了一步。

    两年多前接触到〈罗辑思维〉,每天60秒语音和每周一支视频,”罗胖”持之以恒地做,除了佩服,终于触动了心里那个作家梦,心想:「我也可以吧?」就从那时起,”动笔吧”的声音一直在心里呼唤。

    至于要写什么,好像还抓没个准。

    我有独特的经验

    近十几年来的工作把我带到欧亚大陆上许多国家,接触到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旅途上难免偶有奇遇。像有一次在从安曼前往死海的路上,人坐在车里,迎面而来的羊群有几百只,牧羊人赶着几只领头羊,领着庞大羊群悠闲地朝车子走来,那种都市人难得的经验,实在让人兴奋异常。不过接下来人虽然到了死海边上,却没时间下水去漂浮一番,也没能涂上死海泥美容一下就得朝机场赶,也算独特的经验吧。

    坐在车内遭遇壮观的羊群

    也许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朋友很羡慕拥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也的确是,这的确是我的幸运,但其中的甘苦还真不为外人道。有时睡在酒店里,半夜醒来还得想一下自己到底在哪里;一年总有个几次,踏出家门要到24小时后才能躺到酒店床上舒服的休息;经常旅行到时差几个到十几个小时的国家,使作息乱了,睡眠变得浅了。还记得有一次在阿曼教育部活动上我提到自己的工作需要经常旅行,坐在旁边的校长带着羡慕眼神跟我说,她也好想要这样的工作,我只能语重心长地回她,很多事情其实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不过这些辛劳在踏进家门看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一下全都消散了。

    进门的一幕让旅途的所有辛劳一下全消散了

    到这许多国家,无论是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家、东欧的东正教国家,或是东南亚的佛教国家,最常做的事就是面对大众的演讲、进入教室的观课,以及与教育同行的交流。透过观课,我发现不同文化间关于教育的相似与相异之处;透过交流,我理解不同文化对于教育的观点;透过演讲,我学会掌握听众情绪与精准的信息传达要领。

    例如在英国的中学课堂上,学生们虽然坐在阶梯教室里,但当进行小组活动时,他们自然的或站或坐围在一起,不需要特制的小组合作课桌椅,就能开始交流研讨与动手实作,完全不受环境不便的影响;又如在香港小学的英语课堂上,老师采全英语上课,学生不须任何中文翻译,全都跟得上脚步。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的教学特性,老师们若能听到并了解,不仅能扩展教学视野,更可为学生的学习模式开创新的可能。

    这些我想值得和广大的教育同行分享。

    我想帮助老师顺利转型

    在这个信息技术充满生活周遭的时代里,教育几乎是那最后一哩路,科技与教育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在各地观课的经验中,经常发现许多老师对于运用信息技术有不知从何下手的彷徨,当然也有一些极富创意的老师,透过信息技术使课堂展现不同的风貌。他们需要一座桥梁连接起来,我想我可以!

    就这样,专栏的方向终于定调,写作终能展开。

    我透过一篇篇文章,谈理论(例如〈同侪教学法〉、〈认识合作学习〉、〈融合反馈系统的发现式学习法〉、〈从阅读到理解的桥梁—相互教学法〉等),也谈实务(例如〈游戏式小组合作学习〉、〈听周杰伦.画青花瓷〉、〈教学视频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借镜一所成功学校的校本教学模式〉等);谈理念(例如〈什么是课堂上的好教材?〉、〈科学测评的创新设计〉、〈教案vs教学模式设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功之道〉等),也谈创意(例如〈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课堂上的对话、互动与思考〉、〈以差异化教学打造好课堂〉、〈智慧教室中的音乐课〉等);谈想法(例如〈教学要翻转的不是顺序,而是内涵〉、〈以教学模式推动教学的进步〉、〈课堂教学的「四不一没有」〉、〈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互动课堂的四项要素〉等),也提方法(例如〈数据与教学决策〉、〈如何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如何做好团队合作学习?〉、〈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课堂〉等)。

    最终在〈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这篇文章给出了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心法,也是给老师们的总结建议。

    感谢您对《王者之声》专栏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您真正听到并收下这些声音,每天反思自己的课堂,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王者之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nn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