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立志格言摘抄

立志格言摘抄

作者: 学如不及 | 来源:发表于2018-02-20 10:13 被阅读0次

    志向不可改变: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子罕)

    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曾国藩语录》

    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

    志的重要: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卷十九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病于安常习故,而不能奋然立志以求自拔(宋陈淳《北溪字义 》)

    士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七《示弟立志说》)

    学不立志,如植木无根,生意将无从发端矣。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成者也。《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七《寄张世文》

    记云君子庄敬日强。我日日安肆,日日衰尔,欲其强得乎?譬诸草木,志之不立,本则揆矣。是知千言万语,莫先于立志也。《曾国藩日记类抄》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教条示龙场诸生》)

    程子曰,所谓下愚者有二焉,自暴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唯自暴者拒足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宋 程颢 程颐、《二程集 称氏易传 革传》)

    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葵丘之会》)

    若甘心于自暴自弃,便是不能立志。(宋 陈淳  《北溪字义》卷上)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金丹也。《曾国藩语录》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 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日月逝矣,再过数年则满三十,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 曾国藩

    老了也要有志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 王勃《滕王阁序》)

    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清 申涵光《荆园进语》)

    志于学: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

    志向要远大: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学者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宋张载《经学理窟  义理》)

    志高品高,志下品下(清 石成金《传家宝》二集卷二《人事通》)

    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威隆之轨,而日即高明。《曾国藩语录》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卷一《戒外生书》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所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六弟自怨数奇,馀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後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知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馀窃笑其所忧之不大也。

    盖人不读书则以,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做官何以异哉?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志向要专一: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者。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清王夫子《俟解》)

    立志箴

    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舆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援。

    今年忽忽已过两月,自新之志日以不振,愈昏愈颓,以致不如禽兽。昨夜痛自猛省,以为自今日始,当斩然更新,不终小人之归。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

    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 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不食言!此时侍奉高堂,每年仅寄些须,以为甘旨之佐。族戚中之穷者,亦即每年各分少许,以尽吾区区之意,盖即多寄家中,而堂上所食所衣亦不能因而加丰,与其独肥一家,使戚族因怨我而并恨堂上,何如分润戚族,使戚族戴我堂上之德而更加一番钦敬乎?将来若做外官,禄入较丰,自誓除廉俸之外,不取一钱。廉俸若日多,则周济亲戚族党者日广,断不蓄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逸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之素志也。

     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我仕宦十余年,现在京寓所有惟书籍、衣服二者。衣服则当差者必不可少,书籍则我生平嗜好在此,是以二物略多。将来我罢官归家,我夫妇所有之衣服,则与五兄弟拈阄均分。我所办之书籍,则存贮利见斋中,兄弟及后辈皆不得私取一本。除此二者,予断不别存一物以为宦囊,一丝一粟不以自私。此又我待兄弟之素志也。恐温弟不能深谅我之心,故将我终身大规模告与诸弟,惟诸弟体察而深思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志格言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nw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