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的是我对于“躺平”、“摆烂”的行为本身没有任何好与不好的评判,不是说选择了“躺平”、“摆烂”的人就多糟糕,选择了坚持奋斗的人就多伟大,而是想表达自己的选择,为什么选或不选?都是基于对自己的评判和反思。
我对“躺平”、“摆烂”的理解就是因为不想工作、因为觉得工作没意义、因为失去工作机会,而采取的一种放弃努力奋斗,甚至不好好工作,随遇而安,不管不顾的行为和状态,最终会走向实际意义上的不工作,裸辞回家。
我为什么没有做此选择呢?
第一个原因是不敢。
以往正常上班期间,骑着自行车上班的路上,我甚至幻想过发生意外,因为这样就可以停下来了,就可以暂时不工作了,所以我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停下来,不工作。
什么让我不敢呢?
一没存款,如果再没了收入要怎么活,即使坚持活过一段时间,然后呢?
还有一种选择是说可以先存钱啊,存到一定金额,就可以选择FIRE(the 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的缩写,意思是财务独立,提早退休)了。
在豆瓣上有好几个FIRE小组,专门讨论如何实现以及怎么过FIRE生活,我还是觉得这是暂时的,而且由于心底的恐惧,如果没有收入,只是靠存款来过活,还是不踏实,不敢这么做。
二怕自己习惯了“摆烂”的状态而一蹶不振,虽然平时也没多振奋,这样就更难回到工作状态了。
第二个原因是不行。
大环境这么不好,在职找工作都那么难,更何况“裸辞”回家再找工作的了,而且由于大环境不好就更需要一份有持续收入的工作来作为保障了。
第三个原因是不愿。
对我而言,选择“躺平”、“摆烂”、回家就是承认自己很弱,承认自己不适应当下潮流,承认自己对人生没有掌控力,这是我不愿接受的。
我一直在做的都是证明自己很强,尤其是在家人面前,要装作“这对我都不是事儿”、“我都能搞定”的状态。
面对裁员告诉家里我很快能找到工作,面对欠薪告诉家里工资能要回来,面对新的工作告诉家里我很快就能上手,总之要让家人看到我是充满斗志的,是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
其实大可以还像以前一样报喜不报忧,可是在觉得很难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说给家里人听,仿佛因此就更有力量了,假装充满斗志也是管用的。
以上就是没有选择“躺平”、“摆烂”、回家的原因,不敢、不行、不愿,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归根结底还是主观的。
如果把工作-赚钱-消费-掌控感-美好生活的循环比作一个游戏的话,那我从一开始就没上道,到现在这把游戏玩得也不是很好。
《花束般的恋爱》在上学的时候,父母总说:考上大学就好了。
父母所定义的好就是脱离他们的生存模式,用我妈的话来说是顺垄沟捡豆包,就是靠土地为生。
《隐入尘烟》可是谁成想考上大学只是开始,让我拿到了进入新游戏的赛道,可是我并不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
记得刚来北京工作半年,和同在北京的大学同学一起吃饭,他问我:你5年后的工资目标是多少?
What?工资目标?5年以后?我现在都没有,只要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就好了,你看看,还是和家里一样的思维模式,只要......就好了。
问问题的同学那时就目标明确了,事实也如他所计划的那样发展。
努力工作,赚到更多钱,花钱购买自己想要的生活,对生活更有掌控感,更能进入标好价的美好生活。
有没有其他选择可以打破这个循环?
我不消费可以吗?不消费就可以不工作了吗?
想啥呢?不消费就是不买衣服吗?合着眼里只有衣服啊,还有食、住、行、教育、医疗呢。
《帕特森》人活着就要劳作,这是奶奶的经典语录,奶奶在90岁高龄还坚持自己做饭吃,这是她对劳动、自食其力的坚持,奶奶说自己做饭吃自由,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对于劳动我们是不是有更自由、更有意义的选择呢?
不用附加诸如“体面的”、“有前景的”、“挣得多的”外在价值,不用非得等到什么什么时候就好了,而是每个人都在好的路上。
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个行当叫做换苹果的。
秋收之后,就会听见大喇叭来回播放着:换苹果来~、换苹果来~、换苹果来~。
于是家家会拿出新打的玉米、小米来换苹果,半袋玉米能换一大袋苹果(是那种能装50斤粮食的袋子),换来之后弟弟和我比赛吃苹果,很快一袋苹果就被我们消灭掉,然后盼着再听见换苹果来~。
换苹果这活就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