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某个高档小区的某个老人活动室里看到的一幕场景,下面的内容也是前几年前写的了,里面的人的身份很多,毕竟都是一个层面上的退休的人,可想而知,所有写的时候是剥离背景却也未脱开背景的思考。
三桌棋,三种进程,三种跨度…无限种可能。
在三种棋里面,可以看出这六个人已经分类了,第一桌中等水平,喜欢下慢棋;第二桌不对等水平,一个选手的实力给人完全碾压的错觉;第三桌,没有观察,也是另一种水平。
第二桌两人喜欢下快棋,有时候很快,慢也会有,张驰有度,有一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特别是在一次下上三部棋以上的时候,这个人标记为A;另一个在进攻这个人标记为B。第一局进攻的B一直处于压力之下,然后输了。第二局,B并不占优势,围观的人都喜欢帮B一起对抗A,AB都有自己的想法,A虽然在防守也在进攻,或许我帮了A一步棋,结果这步棋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也是输了以后才发现,不得不说观棋过程中我只语了一次让A认为有人帮忙了,失去了警惕。思考,可能有意让B,可能为了给我阐述一些东西,可能给我信心?可能真的是失误,更多的可能是大家都有依赖性,长期一个对抗对面的B加上所有的观众,突然来了个站在自己一边的观众,高兴?可能…
不会输的棋局,输了。在我看来,结局是完美的,刚好这是最后一把,为什么是最后一把呢?为什么能给人一挑三的A输了呢?为什么感觉不会输的棋局在棋盘上输了呢?
棋盘之外却没有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