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划
宏观规划
一、战略目标
1.我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无非是盈利积累用户流量、构建商业场景、变现途径等,分为长期目标,短期目标)
比如:微信的长期目标是社交工具的头把交椅,而微信刚出来的时候初期阶段目标是增加用户量,再后来转移增加用户粘性和停留时间,再后来是商业化场景构建与流量变现
2.我要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
3.我目标达成的手段是什么
二、产品定位
1.明确用户是谁?
2.核心用户是会来自哪里?
3.属于2B类型、2C类型
B类企业更加关注效率、质量、持续性;
C类用户更关注性价比;
家庭主妇更关注实用性;
学生更专注价格,对新事物更愿意尝试;
农村青年爱新潮;
职场人士爱品味;
企业高管爱奢侈品;
具体面对群体与所处场景,用户会有更独特的画像特征。
产品的战略定位是基于用户价值设定而进行的产品形态勾画,用绘画过程作比喻;
三、时间规划
时间规划的本质是对发展周期,发展频率的设计,是对产品生命脉搏的把控,是对产品发展节奏的调谐,意图使各参与方达成最佳的力量共振,使得产品能对市场形成持续的、长久的、更强烈的冲击。
中观规划
一、产品构成
产品是由什么构成,是由产品战略、定位、规模、运营策略、风格、技术、架构等内容决定的,在此阶段考虑其构成,主要是从产品的骨架考虑,只抓重点,不求全面,不究细节。重点考虑功能模块、支撑体型、内容资源、技术与调性,及需配备资源等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具体如下:
首先从内容资源开始考虑,互联网产品有一句话叫:“内容为王”,像视频网站,知识网站,课程网站,咨询网站,社交网站,职场网站等等,特别对于UGC或者PGC类网站,更是如此。
比如:一部智能手机,满足人们通话,拍照看电影,聊天,工作方面的需求,所有手机需要有网络模块能联网,支持语音通话,需要有摄像头
二、配置资源
1.人力资源
产品开发团队作战 氛围、风气、奖励机制
2.硬件资源
产品的开发、测试、试运行、上线、存储、带宽、协同等都是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撑的,所有在工作开展前需要盘点硬件资源的充足情况。
3.技术资源
技术能力:自研、外采
4.三方资源
三方资源协调工作
5.资金资源
6.柔性资源
柔性资源指的是办公环境与管理制度,他们是辅助性资源,管理模式、激励手段、后勤支持、
三、执行计划
微观规划
一、运营植入
运营植入与用户触达是产品规划思考的微观面,其影响产品面对用户的实效。需要规划完善的运营体系,从用户运营、内容运营、转化运营、活动运营、结果干预等方面。
运营规划是从产品背后注视用户的行为,通过用户有感情或无感的方式,对用户体验和获取的结果进行干预控制,以达成用户最佳的体验,并使产品获得最佳的市场价值。
运营植入是从运营思维,提前对产品的运行前置设计,预先植入或埋设可运营 的点或 空间。
二、用户触达
在产品定位、结构、功能确定的情况下,同一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的细微差异,不同用户在同一场景下的个性偏好,用户场景的覆盖面与用户情感共鸣的触达面,则是产品规划最后需要考虑的维度。
总结:场景思维、用户触达点思维,则是对产品的微观规划,良好微观规划,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