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赚钱其实就是这样,别人能赚,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研究下流程和套路自己也能做,甚至做一些优化,能做的比别人好。
看到一位圈友分享她的第一桶金的故事,感触很深,分享出来,纯干货!
今天来总结一下自己的第一桶金吧。
来自一种零食:青团
纯利润:10万+
时间跨度:14天
1 故事的开始
先来交代一下前提,我长期居住在国外,具体的市场行情可能和国内的有点偏差。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在今年临近清明节的时候,我刷朋友圈看到有个人在卖「青团」(在下文中都称这个人为A,不清楚是什么的朋友可以理解为和粽子差不多的东西,都是在特定节日吃,有一定文化底蕴背书)。
说回来,这个卖青团的A每天都在刷屏,今天又定出去了多少几十盒,今天又新进了几百盒之类的。那我就好奇了,心想这个东西真的这么受欢迎吗?利润空间大吗?那他可以卖我可不可以?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第一步——调查。通过A发的链接可以看到他选择了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这样省去了很多的宣传,知道青团的人一般会知道这个牌子的。
再来看利润空间,好家伙,真的是换个国际单位直接卖。在某宝官方店里单价28.8一盒,他直接卖我们这边的当地货币26一盒(汇率差不多在1:4.5左右)所以相当于一盒卖了130RMB。这利润空间很诱人啊~~~
那回到了最后一个问题,他可以卖,我可不可以卖?这个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利润空间多大,我要是不能分一杯羹那就不好玩啦。通过观察他朋友圈发现他也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就是走的一般的转运公司从国内进过来的。那就消除了我最大的担忧,怕他有海关优势能进口吃的,而我不能。
那么通过简单的几步护城河的分析,我发现,这件事变得好玩起来了,他并不具有什么我没有的优势,这就意味着我好像也能试着卖卖「青团」这个我从来没吃过的东西了,哈哈哈哈。
我有了这个想法马上告诉了我朋友,他们劝我别折腾了说我都没吃过,怎么卖。但是你懂的,年轻的好处就是说干就干,初生牛犊不怕虎,毫无畏惧。而且~~~这个留个小彩蛋1。
那要启动我的创业小项目,想要卖出去东西,肯定要有宣传吧?宣传那就需要的载体吧?我主要的客户是华人,朋友圈无疑就是最快速高效的宣传了,于是乎,微信朋友圈的文章就成了我很好的宣传载体,能够让吃过青团的人想念这个味道,没吃过的人看图文也能被种草。
然后我马上就去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有了号以后,文章怎么写?我简单粗暴的打开了A宣传的那条朋友圈文章打算参考借鉴一下卖青团重点推广的点有哪些才能卖出去那么多盒,但是意外的发现,原来 A的文章不是原创,他东东西西的剪了好几个关于青团的文章拼起来的。
其实我开始的时候打算找到重点以后找写手帮我写个软文的,后来发现A这种拼拼剪剪的文章都可以有那么多人去看去买,我为了控制成本那也就去学习一下别人,看看怎么写的青团的文章咯。毕竟这对于我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从查资料到写出了我的青团软文,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接下来是宣传,要怎么样才能让更多人看到我的这个青团销售呢?一个刚注册好友列表里只有微信团队和一个历史文章只有一篇的公众号怎么样才能实现精准引流?
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些本地的推广号。(这些号就是平时帮着当地留学生或者华裔转发一些二手物品的消息,积累的都是本地的华人)没错,这这人就是我想要的。于是乎,在距离清明节前11天,我开始了我的推广。
我找到这些推广号问他们发广告怎么收费的?他们都是按月算,但是我这个不知道能不能做起来的买卖,怎么可能付一个月的推广费?这对于严格控制成本的我来说都是浪费,我需要的只是冷启动。
所以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撒娇卖惨都用上的情况下最后谈下来了按周推广。
为了避免孤零零的一条链接别人不愿意打开,我还准备了另外一个图片上带有二维码的推广方案两个同时进行。
除此之外,我不能单纯的依靠推广号,因为他们一条发两次我的推广链接,夹在在几十条广告中能看到的人真的不敢保证有多少,所以我还想了一招让前期引流来的真实粉丝为我做裂变,告诉他们可以转发积攒免费领取,用最俗套的方式帮我推广。这个在后期居然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安排好这一切以后,我晚上就去电影院看电影了,说实话也是试试,没报什么期待。结果!!!结果!!!第一次看电影被手机震到大腿发麻,密密麻麻的加好友请求,有直接来问青团的也有来问转发的,第一次电影看了一半激动的出去回复信息。
后来的几天内陆陆续续引流了1700+人,最后成交了1000+盒。
这里有个小插曲,
我高高兴兴拿着1000+的订单量去找旗舰店谈折扣,结果……在国外生活久了忘了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我这点订单他们根本不屑谈,叫我直接去领店铺优惠券,哈哈哈哈~但是你懂我不想做一锤子买卖,我这些客源以后都是可以再转化的最后迫于无奈,我还是硬着头皮在旗舰店买了。
然后就简单了,
对于一个热衷剁手尝试新鲜事物的我来说,虽然在国外但是还是会不断的买买买,所以几年间陆陆续续积累了很多中转公司,我就找到了一家之前一直合作的中转公司,用了4天的时间顺利把我的青团转运过来,赶在清明节之前把青团送到了客户的手里。
2 故事很简单,总结下
1,
从有这个想法到我最后成功把青团送到客户手里一共最长也就是14天左右,这个说明了什么?——执行力。这个是我很大的优势,青团也就只能趁着清明节卖卖,就跟粽子一样,虽然全年都能买到,但是真正除了端午节还有几个人会吃呢?所以极强的执行力是必须的。
2,
关于推广的载体,公众号写文章之类的看起来好像几个小时就搞定了很轻松,但是你要知道我在做这件事之前2016年就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且开通了原创吗?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以前积累的技能,在关键的时刻能拿出来用。
3,
在公众号的文章内容上除了青团是什么是百度来的,其他的营销也靠的日常的积累,多读书,多学习。
举例:
1)在文章里我写到了“只有100盒限量预购” 首先数字不能写大了,毕竟我这个地方华人圈子小,如果数字大了别人就会觉得随便都能买,就不会着急打钱找我下单了。
2)在文章里还有就是利用好青团自身的优势,既然是清明节吃的东西拿就要抓着这点死死的推广,再加上华人这个独特群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绪要利用到位(虽然清明节好像算不上佳节,但是在异地不能回去祭奠一下先祖,多多少少会有点遗憾),让青团链接到具体感情上,人一旦动情了,接下来就都好办了。
3)那没吃过青团的人怎么办?重点当然就要放到这个食物本身上来了,在旗舰店找来的图,本身看起来就已经很诱人了,同时对比为什么南方人会吃,北方人反而不怎么吃?这让没吃过北方人也抱有好奇心,会多多少少买个一盒两盒试试。
4,
在推广引流上,积攒的方式很好用。前期积累了一部分客源以后,后面很多都是靠一传十十传百的吸引过来的。而且我选择了很多不错的推广号,能保证基本覆盖了一大半当地的华人,加上推广号只是帮忙每天发一条朋友圈,成本也比当地的公众号低很多。
3 复盘思考
在这个项目结束以后,我复盘思考了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就可以做成功?是不是可以复制的?
第一个为什么能成功?
其实主要是A帮我省掉了很大一部分货源的选择,后期我也尝试过卖其他产品,但是效果都不如这个青团。在产品的选择上,就已经占了一大半了。
其次,也是关于产品。你肯定想说,那我能转运过来,客人为什么不能自己转运?这里涉及到两个点。
1)我和客人之间可能存在信息差,因为有些客人问我青团里面还有肉松,理论上是不能进口的,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海关好像不认为肉松是肉?
2)其实就算是自己能转运的客人也不会这么做,为什么呢?青团的保质期太短了,如果他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其他东西要和青团一起转运过来的话,没必要为青团这么一个东西付那么高的转运费,我的优势是大批量一起寄过来运费就低啦。
第二个关于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复制?
留给大家一起讨论吧。我很期待大家的思维碰撞。毕竟一个人的思考总归是局限的。
最最最最后,还记得之前的那个彩蛋吗?我为什么会无所畏惧?
其实说实话也不是不会怕啦,而是基于市场特性的判断,我知道就算失败了我能承担得起。
我刚才说到了,在我的文章里写到了“限量预购”那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说白了,就是:我在空手套白狼!!!
在这边,人与人信任度是很高的,他们可以在没收到东西的时候直接把钱打到我的私人账户上,所以我根本不存在囤货或者说前期进货成本的考虑。那我当然不怕啦!!!
所以说,
做事从来都不是只凭一腔热血,不管不顾不考虑后果的。既然是创业,那你就必须得考虑可能带来的损失你到底能不能承受。
对于主人公来说,如果这个青团卖不出去,她的损失是什么?无非就是那些推广号发一周朋友圈的那点钱。
当然相对于别人的第一桶金就赚几百万来说,这个可能赚的不多。但是作为人生的第一桶金,通过这个经历能带给你思维的转变,格局的扩大,这才是你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桶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