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数十,驱之别院。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吴俗称陽曰卵),肿不能便,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传为语柄。此皆幼时闲情也。
沈复说,他小时候能睁着眼看太阳,我想了一下,我小时候貌似也能。那时候大概是看西游记看的,觉得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十分牛逼,自己也特想要一双火眼金睛,于是没事就看看太阳。
所以后来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近视了。
至于童趣,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自己一个幻想中的世界。比如说,我小时候在农村,那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玩具玩。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各种玩具,汽车啊,变形金刚啊等等,我就没有。好歹有一次,爸妈给我买了一个超大的汽车模型,还怕我玩坏了,天天藏在衣柜里,不给我玩。于是,匮乏的玩具资源,成就了我丰富的精神世界。
每当无聊的时候,我就跑到外面,蹲在地上,观察地上的蚂蚁。看蚂蚁外出寻觅食物,幻想着他们其实在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艰难的扛着比自己身体还大的食物回家,想象着它经历了怎样的艰难。
再比如,在夏夜,用纸折一个灯笼,然后出门,寻找萤火虫,捉到之后,塞到灯笼里面,妄图用萤火虫做的灯笼照亮脚下的路。
再比如,一个人去山上,捉各种各样的昆虫,蟋蟀,天牛,蚂蚱,蝎子,等等,只要自己想捉的,自己都会兴致盎然直奔村后的山上,在山里面疯玩一整天。
很多人都曾感慨,蜀山开创了仙侠小说的先河,都为还珠楼主惊人的想象力所震惊。但是,其实在我看来,书中描写的怪物,不都是现实中的昆虫动物,放大了无数倍吗?这不也是童年时代,在我们自己的脑海中幻想出来的那些光怪陆离的战斗场景吗?
所不同的是,还珠楼主将自己脑海中的世界,用绝妙的文字描绘出来了。
至于沈复说的小时候“卵为蚯蚓所哈,肿不能便”……讲真,我小时候也有过。
大约四五岁的时候,一天大清早起床,觉得小弟弟有点难受,逃出来一看,肿了……当时就懵了,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急得大哭。我爸问我咋了,我给他看了一眼。老爸说,没事,肯定是你尿蚂蚁窝了。
我又懵了。
从小尿的蚂蚁窝多了,从来没听说还有这后果啊?他么尿蚂蚁窝就会这样?难道蚂蚁还能钻进去不成?
过了两天自己好了。
从此得了教训,再也没敢尿蚂蚁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