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如何共读一本书》第3章

读《如何共读一本书》第3章

作者: Pauline娟 | 来源:发表于2023-10-27 08:16 被阅读0次

10月25日

第3章 社群读书引导术

【信感启动】+金句

【信息】:

组织读书会有三个阶段“共读、共享、共创”。

第一阶段「共读」侧重于:

️开场,决定你的第一印象

️暖场,建立信任氛围

️带读,快速拆书Rapid Reading与便利贴法学习的领读(「知识萃取」和「强化吸收」)

第二阶段「共享」侧重于:

【引导讨论】即“议题的甄选和把握”。

第三阶段「共创」侧重于:

️共同创作:视觉呈现&社群助力&图文结合

️产出与下次预告:让参与者看见学习的成果,分享收获的内容,告知下次读书会信息。

一个好的读书会创作流程,可以加强参与者的两种信念:「群聚印象」和「归属成就感」

所谓抛问题,不只是单纯地向参与者乱扔问题,而是要通过说明、拟定等动作,把问题抛得恰到好处。

【感受】:

-“不要在定位期停留太久”。探索期的动作,就是不断尝试和迭代,才能尽快到达“走通期”!

但也不必着急,每个阶段都有本阶段重要的事。

-人们在书中、片中或是别人说的话当中,更容易接收到自己想听见和看见的信息。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

【启发】

今日互动,静姐提出了一个非常棒的问题:

组织读书会的三个阶段“共读、共享、共创”,你觉得哪个阶段是你最看重的部分?为什么?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三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做好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就是成功“。

「一场好的读书会,关键在于领读人对于每个步骤的把控。」

我比较看中第三阶段。

原因是:前两个阶段的步骤比较好设计,也执行的比较熟稔。而第三阶段对于组织者来说,是比较烧脑的一部分,这需要学习一些专业的培训技巧来实现。因为烧脑就很容易被“偷懶”忽视。

第三阶段可以说是社群读书引导术最大价值所在。让参与者“有成果”、“有审视”、“有期待”。

用这样的“凤尾”结束一场读书会,才不枉组织者的倾诚付出。

【行动】:

好好休息,加强锻炼,恢复精力。

按照本章的内容尽快出一个企划案。

人生不是短跑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而我要迎接的可能是越野赛,先让自己好好睡一觉吧️🥗🥗🥗

【金句】:

一个好的议题,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思考;相对地,一个普通的议题,只会让我们在同样的思维下,找同样的解法。“就像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一样。”

创作是人类展现自我想法的手段。

创造可以是对外的,是被看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如何共读一本书》第3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vu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