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点评组(四连)想法综艺咖
看《奇葩说》的人,到底在看什么

看《奇葩说》的人,到底在看什么

作者: 李坚持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21:47 被阅读3次

【一】

我算是奇葩说的铁杆粉,经常会一天里把好多期全刷下来,同事总问我“你真的看的下去吗?”或者“你真的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吗?”

第一个问题,我真的看得下去。

第二个问题,我有时候也听不懂,所以要反复听几遍,当然很可能其实更多时候我是听不懂的。

朋友有天跟我吐槽说:“奇葩说里都是套路啊,为了赢真的是不择手段的套路,那小故事讲的,那小牛掰吹的,可以的,真的可以的。”

我反问他:“你看出来哪些套路了?”我发誓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想知道,因为我好多时候都看不出来。结果他翻了个白眼给我,以为我在跟他抬杠。

《奇葩说》到第五季,如果说跟前几季比最大的不同,或许就是开杠的那个环节,两个人针锋相对、分秒必争,实在过瘾。这个环节对于辩手来说,也是非常考验应变能力的,这和奇袭还不同,奇袭是对方在说的时候,你还可以拿出小本本记录一下,待会怎么反驳她,或者找出他的逻辑漏洞。

image

但是开杠那个环节,真的是考验你的临场反应能力,一个问题抛过来,你要如何不被其牵着走,掌握主动权,通常在这几十秒中就下了论断,而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应激反应里,没有点谈判能力和生活阅历,是完全没办法很快的抓住对方的弱点开攻的;在赛场上,一旦你的角色开始被动起来,后面翻盘的几率就变得很渺茫。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两个新面孔在台上互相提问了两句之后,就不再针对对方的问题而发表观点,而是转向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技术手段,反向进攻也是一种进攻。但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辩手无法再针对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因为他的脑子转不到那个程度,甚至很可能是他不知道这个问题回答完了究竟能表达什么。

image

就好比作为观众的我们,经常是台上掌声雷鸣,我们这边只是感觉说的挺带劲,声音很洪亮,但其实人家鼓掌表达的是对辩手发言高妙的称赞。观众看到的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看到的只是热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飞飞和傅首尔的风格的原因,当然他们没在一个能量格里,但是表达的方式却是相似的。都是用一种几近吐槽的接地气方式,把自己的内容变成梗抛出去,不仅简单易懂,而且特别好笑,让一听顿觉十分有道理,而且关键在于每一个梗抛出去的时候,很妙啊。

image

种表达方式就好比你身边有的人,他之所以很幽默,不是他会讲笑话那么简单,而是他能把很多无聊的梗变成很好玩的梗抛给你,你一听觉得好新鲜又好好笑啊。这种属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也跟人的性格有关。

傅首尔和飞飞的表达,更多时候是技巧方式上的设定,他们在写稿的时候就决定了自己要这么说,知道自己在哪里喘气可以引得掌声,哪里断句可以引出欢呼声……

这就类似于相声演员的包袱,你把一个观点变成一个包袱抛给谁?相声演员是抛给观众,《奇葩说》里的辩手呢?当然也是。

所以,看《奇葩说》观众们看热闹也没毛病,毕竟它确实是一档综艺节目。

【二】

毕竟观众也不全是吃瓜的,那还有一批观众在看什么呢?

我理解的是看****内容。

主持风格的内容自然不必说,每次的开场有马东老师那么优秀的主持人坐镇,自然是少不了欢声笑语的;再加上上面坐的不是学者就是智者,内容自然是很有辨识度的。

而辩手所发言的内容自然是《奇葩说》的核心,只不过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或许大家对内容的并没有太过注意。比如第十七期讨论要不要给人脑植入芯片,实现知识共享这一伟大创举时,高评价陈铭说:“别人可能要达到100分,要准备120分,而陈铭是准备了500分”。

image

和詹青云的开杠环节无疑是精彩的,我当这个是纯自由发挥的环节,既有陈铭对对方发言方向和内容的掌控,也有自己对内容的深度整理。

估计很少的人,会记得詹青云引用那句开尔文话的后半句,“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了……”,而后一句是什么?陈铭告诉大家,后一句是“只有两朵云飘在上面”

一个好的辩手,除了对现场的把控、临场的应变能力以及好的表达技巧,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有内容的人。”

为什么我们听蔡康永、高晓松、李诞、马东、薛教授的发言是会由内而外的发出一声感叹:“好厉害,好博学,说的好对”。

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内容的多少,是他区别于另一个人最显著的特质;一个人内容质量的优质,是他立体的存活在别人脑海中的社会现实。

所以,一个辩手,他事先准备的内容自然是我们所关注的点之一,但作为观众我们更关注什么,更关注的是那些他没有提前准备却能脱口而出且引人入胜的观点内容,那才是作为他这个人的内容。

【三】

与人讨论问题时,你会发现自己会不由自主的被带着跟向另一个人的思路走,这种表达方式上,有修炼的成分,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成分,是什么?

我认为是能量值。为什么有的人一说话,你就特别亢奋,他的声音也没那么大啊,比如黄执中;他的表达也没有那么好啊,比如傅首尔。但是这些人一说话,你就不由自主的想要进入他们那个阵营,跟着点头称是。

这就是他的能量值。

有能量的人,不再言大、不再声高,而在自我的真诚。他们相信他们所说的话,所以他们能让你相信。

傅首尔在关于父母的发言那一期,让我觉得能量爆棚。

image

她基本讲述的是自己的经历,内容很朴实,而且很真挚,表达上很隐忍,让观众在看的时候会忍不住替她揪心。

这就是好的讲述者,她的能量在于她对于这件事的理解,也在于经历;你去观察那些辩手,凡是讲自己故事的人,多半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因为人在面对自己的过往时,没有办法不诚实,你可以选择性的逃避掉一些真实,但是你不能全部逃避,因为总有些什么东西,在戳你的心。而经历过来,那些戳你心的东西,就变成了你的能量,你要握着拳头告诉自己说:“没什么,我可以讲出来”。

这不是在讲一个故事那么简单,这是把你积蓄多年的能量拿出来,影响别人。

我记得原来跟过一个特别有能量的姐姐工作,她是我的直接领导,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就是那种别人跟她说任何事情,她都告诉你说:“嗯,我们想想办法一起解决。”

不是“那怎么办”,也不是“那你自己看着办”,更不是“那我管不着”,而是“我们来想想办法”。她不是那种对别人的要求全部应承的人,她有她自己的取舍,但你跟她在一起,就会觉得特别有动力,做什么事情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有时候赶项目加班,大家都熬到半夜,第二天自然没什么精神,但是她即使是头发乱蓬蓬,回答人问题的时候,都是慷慨有力的说:“我觉得没问题。”

“我觉得没问题”或许不是真的没问题,只是她知道即使有问题,我们也可以一起解决。

【四】

作为一个观众,看一档综艺节目也好,看电影电视剧也好,总是不免会掺杂个人情感,他们的表达是他们的,自然我们也有自己的表达。

有人问,你看得懂吗

你不必非得说“就是因为看不懂才看的”。

我更多时候都觉得,你可以什么都不必说,因为每个人,看同一个事物,看到的都是两个世界。

相关文章

  • 看《奇葩说》的人,到底在看什么

    【一】 我算是奇葩说的铁杆粉,经常会一天里把好多期全刷下来,同事总问我“你真的看的下去吗?”或者“你真的听得懂他们...

  • 看《奇葩说》,我到底在看什么?

    昨晚看完《奇葩说》,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时间-23:44,时间也不早了,但我却异常清醒,满脑子都是他们的话,真洗脑啊...

  • 原来邱晨是解构高手 | 换种姿势看奇葩说

    导读 近几年一直非常喜欢看奇葩说,因为看奇葩说可以让我知道现在的90后、10后到底在想什么,这样也可以跟公司里的年...

  • 推荐几个我经常看的“微信订阅号”和APP

    我记得奇葩说有一期节目”情侣之间该看对方手机吗?”,肖骁的观点有点意思。 他说:看手机,谁还看什么短信电话,你要看...

  • 看书是在看什么

    看书,我们到底在看什么?是不是有点懵圈?我们平时只是看书,从中汲取知识和能量,很少会去思考看书到底是在看什么。 看...

  • 看《奇葩说》

    今天一口气看了几期《奇葩说》。 《奇葩说》闻名已久,知道很火,我有怪癖,别人越说的热闹,越多人捧场的炙...

  • 看《奇葩说》

    奇葩说是从第一季开始看的,刚开始看的是因为清华大学梁博去奇葩说,因为他自带的光环效应,很想去看,没想到他没有通过海...

  • 看“奇葩说”

    什么是奇葩,与众不同的是奇葩。什么是奇葩之王,在奇葩中的能力最强,最会说,最能做自己,最能改变观众意志的是王。 看...

  • 看奇葩说

    今天早起跑步,有点拖拉,但是也没关系,在慢跑和快走之间慢慢的进行锻炼,燃烧我的卡路里,感觉很不错。早起后因为手机反...

  • 看奇葩说

    最近在看奇葩说,利用琐碎时间,看完了第六季,当我看到詹青云起身上台,就觉得她像一个鸣鼓出征的将军,她一直在用自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奇葩说》的人,到底在看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xu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