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哲

作者: fisher_js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23:53 被阅读0次

——读哲不解名作有感

“自我”——一个或大或小的泡泡

人一生,有好多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届时,你拼命呼喊,外边的人也是吵吵闹闹着要帮你,可你就是抓不到o那根救命的绳子。慢慢地,越来越糟,你的呼喊达到峰值后还不见有救护车,你便开始攻击自己,接着便是消沉、糜废。

如何来模拟这一过程呢?简单说,就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己的固有的价值观受到冲撞,强固的城门被攻破前,是求救,是将希望寄托于外界,这个过程,还保有对自己原有价值观的坚守;第二个阶段:发现援兵总在路上,或援兵的箭总是射不到城下的敌人时,看似强大的将军也开始自怨自艾了,开始埋怨当年城门建错了位置,埋怨昨天没吃饱,第一回合就挫了锐气……这一阶段,就是自我的坍塌,也就是固有价值观开始散灭。

如果上面的那位将军长期处在第一个阶段,直至兵临城下,便只有门破人屠,或左突右冲,死则成烈士,生则赢得众人一句“你咋没死”,此时主子若为平民怨,亦有可能借你人头一用;也可自刎江东,项羽般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总之,这位将军有血性,知道性命第一。

如果上面那位将军在第二种状态下脑袋搬家,那主子更满意:史书上这么写,因某将军意志衰退,使敌军势如破竹……总之,这位将军,给众人的希望将了一军。

或许,ce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将军:穿着厚厚的铠甲,只不过不同的将军使用不同的武器,有的是“权力规则”、“看我姓名牌知识”、“金钱”、“高尚的道德”、“微笑”……但,我更愿意把人的自我比作一个“泡泡”,每个人都用这个泡泡来折射外界进来的光,来加工后向外折射自己的光,这个泡泡或大或小,无数个泡泡相互碰撞,或撞开,或撞碎,或吸纳,或变瘪,人们把这个泡泡的直径叫格局,或胸怀,然而,我以为,这里的胸怀本质上是人们根据自己泡泡的直径不同对自己的利己行为进行了校准,更加懂得如何取舍以求得利益最大化。

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泡泡中,眼里的世界便是不同的,这便是柏拉图的精神实验:洞穴里的人以为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便是世界的所有活动;一个相似的例子是,狗的世界只有黑白两色。

为了快乐?

这个题目很蠢,明摆着是批判享乐主义嘛。诚然,享乐主义得不到快乐的,祭出狂人尼采这个“太阳”:

“如果你拒绝让你的悲伤压在身上,哪怕只有一个钟点的时光;假如你总是汲汲营营地试图提前避免或者推迟一切可能的苦痛;假如你认为苦痛是邪恶的,是可憎的,是理应消灭的,是异常变态的存在,那么你的心中显然窃据着舒适的宗教。你对幸福的理解多么浅薄啊,你这个贪图舒适且渺小的家伙!幸福与不幸乃是双生姐妹,要么一并成长,要么一起萎缩,就像你的处境一样。” ——尼采

与享乐主义相关的,是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乃至成功学、正能量,这些可称得上的“信仰”,以满足人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占据了人的心灵,其中,一个极端形而上的天堂是宗教!宗教的意义在于:你狗屁不是,人生的每一天都要面对难以忍受的一败涂地,但宗教告诉你,孩子,你还是too simple too young,来佛祖或神的面前吧,只需要心诚,记住哦,只需要心诚,佛祖或神会在酒足饭饱后赏你一杯忘愁水的!如果你还是一败涂地呢,只能说明你心不诚喽,因为佛祖或神是永恒的存在、永恒的童叟无欺、永恒的劳模加忠孝仁义礼,可是,正因为佛祖或神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无人能证明到底是佛祖或神的失误还是你心不诚才不灵呢!所以,佛祖或神是专门造出来欺负你的,这是个无解之题,然而,却是利用了人的脆弱,安慰了虚弱的病号!这个脆弱是什么呢,答曰“希望”!

希望是毒药。正如鸡汤文、成功学、正能量一样,片面的强调人的力量、意志的力量、快乐的力量会让人看不到自己的光鲜亮丽后总有个黑乎乎的影子呢。悲观主义老祖毒舌叔本华说,对一个人来说,唯一确定的是死亡,没有永恒。然而叔本华过的很好,开趴跳舞各种欢,但一段时期内他的信徒们跳楼自刎各种嗨!然而叔本华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既然终有一死,何不珍惜拥有!有一个政府高官前去拜访季羡林,问道:您以为宗教和主义哪个先消失?季老说,如果人们不能解除对死亡的恐惧的话,恐怕还是宗教。为什么这样回答呢,我的理解是,但凡各种主义,都会说万岁的,人们在其中找到了永生的幻觉,而宗教往往更靠近哲学,不枉谈万岁的。。。然而,我们看到,在历史上,再无畏的人也有把对未知、对死亡的恐惧寄托于宗教、灵修,如牛顿,更如,由奥古斯丁、托马斯开创的欧洲中世纪的宗教世界将整个西方文明的未来寄托于神的创造;到现代社会,也有急切的人们想吃第八个馒头来直接吃饱,迷恋于无中生有地yy出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等超我体验,当代社会中,冥思、瑜伽有着相同的意味。麦克阿瑟说怕死的人不配活着,建议人们都到棺材里躺一会儿,以珍惜生命。

是的,没有永恒,自然也就没有终极真理、或唯一真理,或者说,没有真理才是唯一的真理。人的各类欲望作为本能,它的满足也不是快乐终点站:“人们唯一的两个痛苦,一个是欲望还没有满足,另一个是欲望已经满足”。那么:希望、永恒、宗教、主义、正能量、真理……这些在人类的历史和生活中为何如此重要呢?因为人们共有脆弱,人的强大和脆弱如影随形。人们不知道这一真相吗?知道。人们就是这么自欺欺人的?是的,人总是在逃避,以上这些提供了舒适的港湾。那道出了这些伪装是否会使人(没)奔(得)溃(活)呢?不会的,人们学会了如何美化这种小脆弱和逃避。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逃避脆弱是人生存的第一免疫系统,正是痛感会帮助我们对生理伤害做出应激反应一样,是一个利于生存的明智的选择,毕竟,生存,或者说活着,才是生命的第一使命!这或许就是人们在不同时间维度、在不同角落吵吵闹闹的全部动机和内容吧。

出口何在

回望历史,回望已消逝于地球上的数十亿同类,回望那些曾经的呐喊、欢呼、狂热、愤恨,今天的大地依然苍茫,今天的海面依然翻涌,阳光也依然温暖,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经验可借鉴,为何到处依然生生不息?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意喻那个受苦的人类:每天把一个石头推向山顶,尔后又滚落,第二天继续推!好苦啊,何必呢!?三个根本性的问题终于出来了:“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里去?”,简单理解为人生的意义。据说《谍中谍》主角汤姆克鲁斯青年时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专门去神学院学习。生活主义大师蒙田说:西西弗斯是可以拥有他的命运的,只要他是主动选择了这样的命运。这样的说法与《小王子》中小王子的话几乎一致的:“我见到了千万只玫瑰,但她们在我的眼里是陌生的,可怜的,正因为我浇灌了你,我寄托了我的幸福和快乐于你,所以你是我的玫瑰,独一无二。” 毕淑敏作为一个数十年的老军医,她曾无数次望向西藏干净的蓝天,她回答北大学子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时说道人生没有意义,要你用一生去努力赋予一个。想必答案有了。其实这个答案,更早就有先贤给出了,加缪和萨特等存在主义大师,他们明确地说,人不是斧子,一个人出生不同于把一个图纸上的设计加工实现成一把斧子,根本原因在于人可以自我革新,斧子不能。存在主义告诉我们,去努力生活吧,像蒙田说的那样,做你想做的,感怀拥有,尽情挥洒,用你的足迹给人生一个意义。

可以不逃避

鲁医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到底人该以怎样的姿态矗立着才最节省空间、最节省生命,才可以走得更远、影子更小呢?

再次祭出存在主义。存在主,人的感觉可以自我反馈,这正是优越于斧子的地方,同时,人间总有悲欢离合,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存在主义便是在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常态,都是客观存在,你能承受多大痛苦便可体验多少超我,当然,这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功利主义是两回事。进一步地,可以沾沾自喜地说一下,那些感受到常人未有之痛苦的人可以唱歌跳舞了,因为你是荣幸的,不是人人都有这个福分品尝深刻的体验哒:)

与命运共舞,不论前方是何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对了!古人又英明了一回呵。然而,不得不说,中国古人(当然是汉人),在外族、家族政治、列强的千百次蹂躏下,已无人格独立可言,因而,他们的学说,于现在社会便是毒药,就像罗素说的那样,是专门教你如何在夹缝中又“道德”又体面地苟活的老人经验之谈(唯独纳粹战犯海德格尔将《道德经》看作东方智慧来学习),尤以《曾国藩家书》最为突出,连他的皇帝都大骂这货虚伪,看局势不利就回家写书留史,看似只言片语大智慧,实则是小聪明,既无逻辑证明,也无实验分析,甚至连所谓的道德基础也是虚伪的,不过适应当时的社会文化。鲁医生、梁启超、胡适(杜威的实用主义)就明确告诫当时的年轻人:不要看中国的书,建议全烧呢。

有一种可怕的生物,叫“别人”

《曾国藩家书》教你如何做“人”,这点《厚黑学》更露骨,专门贩卖小聪明,但国人的苟活基因好这口,最终一辈子,为“别人”书里的那个“人”的目标而不自知地追索着,这样的人,最终难免会怅然若失地“到头一场空”,这是应得的,谁叫你动机不纯呢:人的一生不是为了扬名立腕手下有千万奴仆、衣锦还乡而用的,是为了探索你眼里的未知,是为了能够帮助你可以帮助的人用的!我们经常看到人们用难得糊涂来开导自己,或是大睡一觉,一时可以缓解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一世的话就真的糊涂了。一切罪恶的根源在于无知,无知导致贫穷,贫穷和饥饿会使人展现出人动物的一面,全无道德可言的。福柯说:“他人是地狱”,我们要做明白人,这个明白人就是:像西西弗斯一样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才叫拥有了自己的人生。忠实于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人必先独立才有爱,只有练就一个独立的人格才谓人。事实上,人很难做独立的人,尤其当“别人”以爱等名义施加影响于你时,便是上天考验你的时候了!

这个问题通俗讲就是:个人与集体的矛盾。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进步以及可见的进一步进步就是让人真正站起来,而不是以一个劳动工具、以一个社会身份或别的而存在。

反思文字背后的灵魂

经验主义(培根、尼布莱兹、斯宾诺莎、休谟)与理性主义(笛卡尔)在世纪之争中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扮演了终结者。经验主义说“知识就是力量”,人通过感觉、观察获取真实世界的映射(有点像柏拉图的洞穴投影),因此可以通过长期积累、实验等手段获取经验知识,然而但凡观察、测量都是有误差的,因此,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即绝对真理是永远不可能看到的;理性主义的笛卡尔则说,你看我躺在女王家床上看到蜘蛛网发明了直角坐标系,从而诞生了解析几何,使几何与函数第一次走到了一起,因此,世间存在一些基本规则,即绝对真理,并由这些规则(公理、定理等)演绎出全部规则。。。大师们为后人开路,但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现实生活大多是悲惨的,直到康德和了稀泥后,人们的精神世界才不是非上即下了。作为女权领袖的汉娜阿伦特执笔战斗了一生,她揭露极权、揭露专制的起源和罪恶,她还揭露极端的恶以及平庸的恶,使现象学花繁叶茂;作为绿衣佳人的汉娜阿伦特又是对那位喊出“人,当诗意栖居”的海德格尔痴情一生,而这位海德格尔同学由于为希特勒提供了种族屠杀的说辞而后臭名昭著,即便如此,汉娜还是痴情如初!那么,问题来了,人如何平衡理性与非理性,这个问题看来大师们也不能轻松驾驭。因此,书不可全信,因为执笔的人,或许是烦恼的,而烦恼的人,都是看到了一角,绝非全貌。我们看到那些影响世人最多的都是简单的规则,那些幽深的、艰涩的挖掘,实则是不幸的人无法战胜自己的局限和自身人性的脆弱而牺牲了自己。

一个健全的人,应该是求生的,向上的,求人间欢乐的,这也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生生不息、存在。如果你不觉得你还需要什么,或者还要思考什么,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快乐的;但另一面,或许,你因为害怕承受异样的痛苦而缩小了包裹、保护自己的泡泡(因为如果你不停下,总可以还为他人做点什么,总有苦难在那儿等着解除),不过,没关系,世间总有猛士,帮我们开路。但不得不说,大多数痛苦者,都不好意思说为何痛苦,这样的痛苦背后往往是一个被动的、错步上前的、被欲望控制的躯体;认同并内化外在与内在的需求,将要做的事变成你想的事,为你的忙碌找到一个值得的理由,像荣格说的那样,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从人的角度去看,而不是动辄宏大叙事的宇宙啊、生命啊(生命给了你生命,但一旦你拥有了生命,便是其主人了),只有按你自己的方式生活,便是你的生活。

漫长的升级换代,终于要结束!难道不是拐了一个大大的弯儿吗?

我应该自知,上天对我不薄,人不能不知道天高地厚。

应该自知,有的人(有钱的人、没有灵魂的人、把灵魂安放地很好的人)可以轻易或不轻易地高飞,但有的人(摇摆的、灵魂无处安放的人……),注定不能,不必太在意。

然而,如果自觉足够纯粹,如果自觉还保持清澈,那便是配得上更好的明天,我便以此鼓励我勇敢,但怀着戒备。

后记:感谢那些陌生的时代的先锋: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哲不解、勇敢的陈冲、刘磊,还有醉鹅娘等感动、启发过我的人,他(她)们用精准的语言和强大的思维能力以及行动证实了生活的无数种可能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感谢《苏菲日记》等数百部电影、纪录片,感谢哈佛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课,使我第一次震撼于道德、公正为何物。感谢这些伟大的人物!使我在困窘中有了生的勇气,有了借以站立的力量。

                                                                                                                                                                                            20160120

相关文章

  • 所谓哲

    ——读哲不解名作有感 “自我”——一个或大或小的泡泡 人一生,有好多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届时,你拼命呼喊,外边...

  • 2020-09-01

    学习 | 卫哲:铸文化 今天学习卫哲关于组织创新课程的第二讲:铸文化。所谓的所谓铸文化,本质是指夯实公司的文化和价...

  • 大学三友

    大学三友,唯“哲”、“艺”、“乐”三人而已。 所谓“哲”者,乃我的精神良师——小路。他是一个哲学迷...

  • 哲哲

  • 哲哲

    哲哲,是个肤白貌美的好姑娘。有一天,她无意跑进了一片林子,遇见了一个极其丑陋的小鬼,小鬼采下鲜花送给她,嗞咧着大嘴...

  • 哲哲

    1.自然资源是廉价的 2.女权运动 me too 运动 3.一次性筷子

  • 奇思妙恋|你的怀抱,我的一生(8)

    文|文允希 原来,张哲早就认识了唐舒然,可以说他们曾经是所谓的青梅竹马。 在唐舒然豆蔻年华之际,张哲一家便因为生意...

  • 零至九哲

    又名《范特西哲》,即《fantasy哲》。 从零开始,所谓零,乃乌有,是关于无至有的哲学。之所以“无”才可以“有...

  • 对婚姻好奇的哲哲

    今天上课的时候, 哲哲问:老师你结婚了吗? 我:没有 哲哲:为什么你还没结婚? 我:因为我没有男朋友啊 哲哲:那你...

  • 兜(哲哲)

    兜(哲哲) 喵-兜下部 术士-魔法师 普攻输出 ■1 技能效果 ■■■■■■■■■■10 生存能力 ■■■3 使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谓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yg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