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雍也篇》||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论语•雍也篇》||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作者: 唐古拉的呼唤 | 来源:发表于2022-10-31 22:12 被阅读0次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意: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很善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他会根据不同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水平以及自身独有的特性,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力求扬长避短,使学生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激发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长进及全面的发展。

在论语中的许多地方,不同的学生问同样的问题,诸如问仁问孝问知,孔子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身处不同的环境,自身的才能也不一样,不同阶段的同一个人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同一本书,体验与认知也会有大不同。

在本章中他就主张在了解了各人的资质以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自身的智慧与才能也各自不同,那么就要根据个人资质与学习水平来进行一个全面的考虑,从而制定一个相对应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的潜力是无穷大的,但是要在最初就设定一个远大目标的话,不容易达成,在此过程中还容易打击人的积极性,消磨人的兴趣与动力。而把这个目标分化成小目标,就容易达成,也比较利于调动积极性与工作学习的热情。

其实也是个适度的问题,只有适宜的环境才能茁壮成长,只有适宜的状态才能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目标过高容易使人受挫折,目标过低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现代教育中也是这样的教育原则,那些学习能力殊优的人单独设置课程与目标,取得更快更长足的发展。即便是过去的私塾,家中的学堂,也都是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也分别予以授课的。有的老师与家长总想着拔苗助长,其实反而损坏了根基,不如就踏踏实实先打好基础,然后一步一步走得扎实稳重。

张居正的解说也很平易近人,孔子也的确善于将这些精微之道融入日常生活中来,行路的例举我们小时候其实是都经历过的。行远路与学习的分阶段都是同样的道理。

凡人资质有高下,学问有深浅。教人者,要看他力量如何。若是中等以上的人,其资禀既不凡,功夫又精熟,已是有上达之机了。然后告以精微的道理,则言者适当其可,而听者不苦其难,就似登山的一般,将到高处,才说与高处的景象,便理会得,所以说可以语上也。
若是中等以下的人,资质既是寻常,功夫又未积累,但当就其力之所及而引进之。若遽告以精微的道理,不惟强其所不能,亦终茫然而无得,就似行路的一般,才在近处,便说与远处的路途,如何知道,所以说不可以语上也。

相关文章

  • 《论语•雍也篇》||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意: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给他讲...

  • 《论语》——雍也篇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

  • 《论语》雍也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

  • 论语·雍也篇

    6.1.子曰:“雍[1] 也可使南面[2] 。” 译文:孔子说:“冉雍啊,可以让他做一方长官。” 6.2.仲弓问子...

  • 论语(雍也篇)

    雍也1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释义:孔子说:“孟之反...

  • 《论语》雍也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雍也篇》,先恭诵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论语·雍也篇》的学习。本篇和上一篇《公冶长》内容基本一致,...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雍也篇》,先恭诵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 《论语·雍也篇》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雍也篇》的最后一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篇》||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yt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