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

作者: 谷丰书画陶刻艺术论坛 | 来源:发表于2017-06-09 09:03 被阅读0次

为了糊口,他55岁拿起毛笔,却成了艺术史上一代大师

活了77岁,

知命之年为糊口拿起毛笔,

却成了名载艺术史的书画大师,

别不相信,

有这么一位怪老头,

他就做到了!

金农画像

金农

(1687-1764)

清朝画坛扬州八怪之首。

他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

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

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

时称“漆书”。其画造型奇古,

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

初画竹,继画马,画佛像,画梅更是独创一格。

著名画家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

张大千、刘海粟、潘天寿等都对其有极高的评价。

花15年游历大半个中国,交友癖很怪!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金农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浙江。

因排行廿六,自称“二十六郎”。

起初,金家还挺富裕,

金农从小便有机会读书求学。

淳朴的民风与浓厚的文化气息,

赋予了这个农家少年过人的天赋和才情。

金农 佛像图 天津博物馆藏

金农素怀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之志,青年起便携友漫游苏浙。

37岁起开始远游,一玩便是十五年。

这段时间,他走遍了齐、鲁、

燕、赵、秦、晋、楚、粤之邦,

饱览了名岳大河,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当然,旅游归旅游,没钱吃饭了怎么办?

除了去僧院化缘、找朋友借钱外,

聪明的他,还组了个“流动地摊”。

金农自己当老板,有人负责雕凿纹刻砚石,

有人接抄写的活儿,有人负责弹奏乐器,

还有专门给别人画墨竹的……

每到一个新地方,他们便各司所长,以此筹措旅资。

无量寿佛

在此期间,他常常借书画、金石、文物的鉴赏机会,

遍访名流,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良友。

其朋友上至名门公卿、富豪巨贾,

下至卖浆引车的贫民百姓,主教九流无所不有。

朋友虽多,但他交友的脾气很怪。

瞧不起的人,不但话不投机半句多,

而且报之以白眼,更别想求得他的诗文字画,

而对情投意合的好友,则从不以穷富贵贱取人。

清 金农《杖锡摩陀尊者》

与郑板桥下酒馆、逛窑子,情同手足

在金农众多的朋友中,

最有名的就数画竹子画出名的郑板桥了。

两人初次见面,就心心相惜,

感性的郑板桥更是说“杭州只有金农好”。

喜欢一起“杯酒言欢,永朝永夕”,

“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

这两个相见恨晚的才子,

除了有共同的人生观、艺术观外,

个性脾气都特别相投,

常常结伴下酒馆、逛窑子,形影不离。

郑板桥

虽说,两人性格很像,怪癖也都很多,

但金农比郑板桥要圆滑老到、灵活机动得不少。

比如说他回杭州老家,

当地的官员就送了他半船的花雕和莼菜,

一般说来,对于送来的礼物,他都照单全收,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金农

相关文章

  • 【文人画】临八怪之首金农 ——《牵马图》(四)

    今天临摹一幅金农《牵马图》 。 附:原图 清金农牵马图 名称:清金农牵马图轴 作者:(清)金农(1687—1763...

  • 金农

    为了糊口,他55岁拿起毛笔,却成了艺术史上一代大师 活了77岁, 知命之年为糊口拿起毛笔, 却成了名载艺术史的书画...

  • 金农

    金农(1687年—1763年),清代书画家。

  • 金农

    金农(1687-1764),清代著名画家。字寿门,号冬心。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 主...

  • 这幅字是不是拿刷子刷出来的呀

    清 金农 隶书松赞轴 绢本 隶书 纵116.5 横50.2厘米 款署“杭人金农”,钤朱文方印“金农印信”、“稽留山民”。

  • 游学江南(九)

    扬州八怪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感觉上应该是金农和郑板桥。 上面题为稽留山民画诗书,稽留山民是金农的号。金农是艺术全才...

  • 书法习作•金农题墨梅

    金农题墨梅 东邻满坐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马喧。 只有老夫贪午睡,梅花开候不开门。 金农介绍(转载自头条百科) 金农(...

  • 画出自己内心的声音:威廉·麦金农 西班牙当代艺术家

    威廉·麦金农的自画像 艺术简介 威廉·麦金农 (William Mackinnon) 1978年出生,现居西班牙。...

  • 金农先生

  • 读金农

    谁持老笔写梅魂,只眼惟推金寿门。草履惯能行四海,布衣犹可傲王孙。 动心画梅题记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yx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