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游学江南(九)

游学江南(九)

作者: 祁连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17-07-28 22:15 被阅读125次

扬州八怪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感觉上应该是金农和郑板桥。

游学江南(九)

上面题为稽留山民画诗书,稽留山民是金农的号。金农是艺术全才,诗书画印无艺不精,据说境界很高。到底高到什么程度,我不懂,不敢瞎说。这里只把这首题画诗抄下来:

松比人长覆石阑,人如松立影生寒。一双我有弄泉手,溅沫飞流独饱看。

是何境界?孤寒清高又自足自适,不是么?可能是的,区别在于他沉浸在境界中,而我只是浅浅地想当然而已。

游学江南(九)

扬州八怪纪念馆的旧名叫西方寺,是净土宗的寺?不知道。金农晚年寄居于此。这是一套两进的宅院,外面较轩敞的是方丈室,里边幽暗者为金农居处。

游学江南(九) 游学江南(九)

一进三间,中间会客室,左边画室右边卧室。

游学江南(九) 游学江南(九)

夏日正午,我立在金农当年的小院中,汗流如注。在这样一个昏暗蒸热的小宅院,金农竟能写出那等敞朗清凉的境界!

与我一起立在院中的,还有一位淑女,我进来之前她立在这里,我以极大的耐心把里边的画看完了、拍完了,她还立在这里。我以为她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在钦佩之余便抱了十二分的同情:这里找工作也这样难!一问才知,人家也是游客:只因爱此间清静,才立在这里!

这也是境界。

游学江南(九) 游学江南(九)

不是说来到金农寄身处就走近了金农,依我看,没有什么比这个佛龛更能帮助我们认识金农的。佛龛正上方悬着"万德庄严"的匾,正中画着释迦佛像,画像四周密密匝匝满是字,细看,是一篇题画记。说自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始,历代画家画佛画菩萨,代不乏人,从晋代卫协画七佛图直至释梵隆画十散圣像,他列举了几十位画家的画作。我估计所列都是名家名作,光我知道名儿的就不少,如顾恺之、谢灵运、张僧繇、阎立本、吴道之、王维、贯休、李公麟、黄居寀等等,金农说对诸画作,他也只见于著录,追慕之意溢于言表。

然后他自说自画。先说状态: 年逾七十尘虑不生。再说态度: 每于清晨沐手熏香,"执笔敬写极尽庄严"。再说传承: 他自谓"不叛古法"。最后说创造: 借用僧友德公的评论,说"此画直是丹青家鼻祖,开后来多少宗支",而"余闻斯言,掀髯大笑"云云。

这段题画记深有意蕴,一是列举历代画佛像者之众,既表现佛教之深入人心,又表现一个专业人士对圈内情况了解之深,只有深入地了解,才能深入地传承;二是表达自己以古为师,一脉相承。传承什么?清净心、恭敬心。画佛画的不是像,而是心。以笔墨求之者,像也; 古气浑穆者,心也; 心无古无今者,佛也。金农如此,可谓深得画佛三昧者也。

这可能才是金农真境界!

相关文章

  • 游学江南(九)

    扬州八怪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感觉上应该是金农和郑板桥。 上面题为稽留山民画诗书,稽留山民是金农的号。金农是艺术全才...

  • 游学江南(十二)

    这是"游学江南"系列游记的最后一篇。从7月20日晚到28日,两头坐车,中间也就一周时间,拜现代化之赐,乘着高铁,一...

  • 游学江南(五)

    昨天从焦山上下来,差点儿没被晒焦。顶着烈日,立地看字,汗流如注,"用户体验"一点儿也不好。移情作用,把乾隆痛扁一顿...

  • 游学江南(十)

    边走边写,看似轻松愉快,其实很苦很累。这也就是游的人多,记的人少的缘故。我为什么要这么害自己呢?不知道。大概是命中...

  • 游学江南(六)

    游完金山,即移驾扬州。住到"途客中国"东关个园店,冥冥之中是奔个园来的。 我非常喜欢这里的风格情调,小小的,雅雅的...

  • 游学江南(三)

    早晨醒来,不到六点,太阳已升起。出门向西100米,有沙县小吃,像兰州牛肉面似的。问老板,北固山怎么走?老板竟然不知...

  • 游学江南(一)

    由于殊胜的因缘,老王得以游学江南。 江南,我虽然已去过多次了,但是要选出一幅代表性的图画,怕非此画莫属。 还是从起...

  • 游学江南(二)

    从兰州往东的高铁开通才十天,我就有幸乘车向东,不是朝发夕至,而是午发夕至。接近11点乘车,晚上8点就到,算不算呢?...

  • 游学江南(四)

    老同学看到我写的简书,问道,你说"殊胜的因缘"去游学江南,殊的甚个胜?游的什么学? 呵呵,那是我卖关子。不过,虽有...

  • 游学江南(七)

    个园本该成为一座书法的大观园,而且我敢说,它当初一定就是一座书法的大观园。即使主人没有文化品位,只要好面子,就不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学江南(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nf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