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价值观冲突&家规转化

价值观冲突&家规转化

作者: 陈紫玉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9:11 被阅读0次

上一文讲到一个妈妈很介意自己孩子在别人家要东西吃,而孩子很委屈也非常不解。要和孩子解释家规,价值观之类并不容易。那从成人自身做些调整可以吗?

价值观冲突&家规转化

    一:主人说了算,不是妈妈

问别人要东西这件事,也涉及一个界限问题。如果问主人要东西,主人若能为自己负责,如实表达自己的允许或不允许,原因和影响,我相信是对孩子最自然最无害的教育。

二:界定问题区,即情绪责任归属

本来这件事,如果孩子没感觉,主人也没有不适,根本不关妈妈什么事。而案例中的妈妈是自己想起了家规,情绪激动,如坐针毡,其实意味着妈妈自己拥有own一个问题,进入了自己的问题区。她需要解决的对象,是自己。

  以上说的是谁在问题区的概念:谁拥有一个情绪,谁负责。其实和孩子无关的。

三:还原事实,无害表达:

  当然,妈妈也可以认为这是原则,无法不管教,必须“尽责”,那也可以这样真实客观不带评判地表达:我很尴尬,不自在,害怕,可能有一个家规在自动化起作用,我父母……制定了这个……

不同之处在于,你只是在分享生命,提出一定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沟通,孩子的防御和抵抗心理也会小很多。

四:价值观冲突VS家规转化

  在萨提亚里有一个家规转化练习。试着冥想自己在原生家庭受到怎样的家规束缚,然后分三步转化。

  比如说1“我不能问别人要东西”,

  转化2“我不能问别人要东西,当别人比较在意的时候”

  转化3“我允许自己要东西,当我意识到别人有拒绝的权利,我也能坦然接受拒绝的时候”。

价值观冲突&家规转化

    某些严厉的家规,在内心深处是有过耻辱的,被认为这个孩子很不好,必须如此,被限制的很僵硬。 而实际上,一个僵硬的家规,如果已经造成你的不适,并没有让你更有生命力,则是需要去好好面对、转化的。

  转化并不是让你没有了规矩和教养,而是规矩仍在,但是多了柔性力量,不再二元对立,无谓刺伤自己和家人。

  夫妻之间,芸芸众生之间,莫不如此吧。

价值观冲突&家规转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价值观冲突&家规转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zr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