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过一句名言“吃什么、在哪儿吃,远不如和谁一起吃来得重要”,其实他说得更直白的话是“这世界上最好吃的永远是人”——一语道尽食中真味。食中真味
他说的“最好吃的是人”,其本质是“吃”与“人”的关系。
美食是由人烹饪而成。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对于专业厨师来说,厨房的秘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食物则更多的和他们的青春、情感和记忆联系在一起。因为美食里最重要的是人的情感和情谊,有句精确的表达是“菜品是厨师精神的表达”。而这表达里,有祖先的智慧,有家族的秘密,有师徒的心诀,否则,怎么会有顶级厨师大师、美食家一说?
食中真味不过,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对厨师的敬重是不够的。“做饭的,伙夫,厨子”,厨师被流放到非常低级的位置。其实,我认为,顶级厨师绝对是上等的艺术家。那简单的美味美食的制造者,是经验、技术、传承和情怀的集大成者,有时,可能因为一个火候的掌握,一份调味料的不同或多寡,而令食物口味大不同。而且,这是即时艺术,很难修改或加工。这是兼顾物质与精神,令你身心皆得到满足的艺术,是音乐家和绘画大师还做不到的呢。当然,美食同时搭配美妙的艺术,更是极致享受。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言“世代相传的手艺,从手到口,从口到心,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机器人厨师也已经可以做出食物,但我认为那只能称为程序食物,尚不足以称之美食,何况,前期的大量准备工作仍是由人来完成的。因为一份美食的出炉,远不单是数据操作和程序控制的结果那么简单。
与此同时,做出的美食美味一定要被人品尝悦纳。对美味的渴望,源自人类的本能。一千个人甚至有一万种味蕾。这当然与地域、成长环境、个人喜好有直接关系――汪曾祺老先生说看山西人喝醋看得“直瞪眼”,兰州人的早晨是从一碗拉面开始的,重庆人则是一碗小面。陈晓卿导演曾经冒着余震的危险吃冒肥肠,也只有极致的美味才对得起这份“向死而吃”的精神吧。
食中真味忙碌半天的父母在看到孩子们风卷残云般的吃相后,常会露出满足的微笑。对厨师的顶级称赞可能不过一句“这菜真好吃”。对美食的追求,有人孜孜不倦,追求极致;有人只求口腹欢愉,偏爱江湖。但被人悦纳永远是食物的最终宿命,也是它们的美好归宿。
但美食最动人的滋味一定是与人同享同乐。与年迈的父母吃顿团圆饭,恋人间的烛光晚餐,闺蜜间的下午茶,至交好友的周末小聚,每一餐有每一餐的滋味――那真是我们聚拢亲情、放松心情、感受温情的最好方式。
食中真味为什么我们常说家里的饭菜香、怀念妈妈的味道最好吃?其实那菜里并没有特别的卖相或出神入化的手艺,怀念的更多的是那份温暖与爱意。为什么有的饭局也许满桌山珍海味,却令人生厌?生厌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份言不由衷和话不投机。
食中真味“一人食”当然也别有味道,但远不如“与人食”有趣味。因为一个人更多的吃的不是饭,而是孤独。为什么一次朋友小聚,会令你身心俱怡。就像陈晓卿他们的“老男人饭局”,曾经可以每天都吃,餐餐吃出新意和心情。那一定是因为美食遇上交心之人,一些有趣的灵魂遇到另一些有趣的灵魂,便组成了一道绝佳美味,吃的已不只是菜肴,更是一份情怀。
食中真味“三五好友,一杯浊酒,兴之所至,语无伦次”,也正如圈内“六哥”张立宪名言:“你带来欢笑,我有幸得到”,这大概是朋友聚餐的最高境界了吧――说到底食之真味是从烟火气走到了人情味,从餐桌上走到了人心里。
是的,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连接人和食物,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