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后的几天,杨京墨忙着填报志愿,一页一页地翻着《志愿指南》,认真研究着同齐省每个高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家里没有电脑,杨京墨也没有手机,完全与网络世界隔离,所以热门专业这些信息都靠在济州工作的杨白芷通过电话传达给杨京墨。
为了妹妹填报志愿这个事,杨白芷忙上忙下。她对自己的工作从没这么积极过,一边通过网络收集当下最热门专业的信息,一边逐个给高校打电话咨询今年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的可能情况。杨白芷好像打了鸡血一样,越忙越是精神抖擞,整个人乐呵呵的。她有一股强烈的冲动:站在办公室中央大声向同事们宣告"我妹妹是高材生"……
“京墨,现在最热门的文科类专业是金融学、电商管理、会计……,最最最热门的是金融学,选这个专业,前途不可估量。”
“姐,你觉得我能进政大吗?”
政大是同齐省的第一高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在前十几名。政大是杨京墨上初中时定下的目标大学,这个目标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引导着杨京墨初中高中六年的奋力拼搏和埋头苦读。
“根据往年政大的录取分数,你的高考成绩仅仅超过几分,政大金融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更是比你成绩高了十几分。这意味着,就算你踏进政大的大门,也读不了金融学专业。”杨白芷有条不紊地分析着。
“哦。”杨京墨心里有些失落,六年的努力,最终还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可以去同齐排名第二的华大啊。”杨白芷听出了杨京墨的失落。“华大同样是211和985,在全国排名前二十几名,也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名校,与政大相差不远。工大、师大、农大这几所也是一本大学,都排在华大之下,不用考虑。”看来这些天杨白芷对填报志愿这事下了苦功,对同齐各高校都已经了解透彻。要知道,此前的杨白芷可是连“大学”是什么概念都不知道。
“嗯,我也看了往年华大的录取分数,以我的成绩应该能进华大金融学专业的。”杨京墨盯着《志愿指南》上华大往年录取分数的那页。
杨京墨从没考虑过去其他省份读大学,一是因为她特别舍不得离家太远,二是因为同齐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一般是其他省份的学生考虑来同齐上大学。
“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
“专业。”杨京墨肯定地回答。
华大金融学专业,两姐妹一拍即合。
选定了学校和专业,杨京墨给杨大银打了电话,告诉他这个消息。
“哦,华大的金融专业,好,好。”杨大银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更是不知大学为何物,只知道高中读完就是大学。杨京墨从上学开始,在读书学习方面,杨大银和杨四妹从没给过建议和指导,主要是他俩给不出来。
“华大是很厉害的重点大学。”杨京墨笑嘻嘻地补充了一句。
“嘿嘿,那就好,那就好。”杨大银憨憨地笑着。
“咱女儿上重点大学了,华大。”挂了电话,杨大银激动地朝正在厨房炒菜的杨四妹大声喊了一句,然后坐在茶桌旁喝茶,他觉得今天的茶,特别甘甜。
杨四妹根本不知道华大,她只听到“重点大学”,顿时兴奋得哼起了《北京的金山上》,使锅铲的速度也提升了一倍,铁锅咣咣直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