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说:“我理解的滴滴,就是把未被满足的出行需求和闲置的汽车资源高效匹配,为用户创造价值,值得干。”
看到这句话,第一感觉是这句话说的没错,很多人也都这么看滴滴,但结合滴滴的业务现状来看,却并非如此。从出行市场来看,确实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出行需求,也存在更多地闲置车辆,但滴滴并未真正意义上高效匹配到供给和需求,主要原因在于闲置车辆虽多,但车的主人却并未闲置,因此,滴滴多条产品线中,最满足俞军老师所说的,也只有顺风车业务,而核心收入来源的快车和专车业务更像是一次出租车行业的革命。
车辆虽然闲置,但由于司机并未闲置,导致车辆并不能投入到市场中作为供给去匹配需求,同时由于未被满足的时长需求以一种更为简单高效的方式被匹配(线上打车),加上资本介入后持续高昂的补贴吸引了更多的司机进入来平衡供给端。导致现在滴滴业务中供给端的司机和车辆基本上是以专职为主,更像是出租车行业。
海底捞认为翻台率高利润就大,所以他们通过优质服务让用户愿意排队。
排队对很多人来讲是极度不情愿的事儿,但每次到海底捞吃饭都一大堆人排队,而海底捞则为排队的人提供了各种吃的喝的玩的,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时间,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排队期间玩玩游戏,看看电影都能消磨时间,也整体降低了排队的相对价格。
从用户角度,“效用-成本>0”,从企业角度,“收益-成本>0”,才更容易发生交易。
结合最近在做的非淘业务也是如此,现有所有流程设计都是follow阿里前台业务管控要求,会更加完整,也更加复杂,但客户为了做天猫或淘宝的业务,只能接受菜鸟的流程,也很少因为体验问题而放弃。但对非淘业务来讲,怎么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怎么吸引客户使用菜鸟的服务,就需要考虑体验成本,需要考虑菜鸟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纯市场化产品来支撑。而产品设计时,则可以考虑首次体验客户和长期合作客户有不同的流程和服务,不同的价格等,体验客户以基础服务,简单操作为主,而长期客户则可以提供多种服务组合,多种增值能力,以更加高效管理为主。
体验类客户最基本的设计理念是简单,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到最简,哪怕是有些环节线下沟通都OK,但一定不要让客户觉得使用成本高而放弃。长期客户则重在服务,以多种产品组合能力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做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