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是练字打 1天,我从摘抄《大学》开始。
今天下午,抄完了第1章“明德章”。
感想:
1. 重点谈“明德”。
“明德”:光明的德性,善德。
2.使用“顶针”“排比”“对比”手法。
(1)“顶针”“排比”: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运用句式:“XX而后XA,A而后XX”。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运用句式:“欲XXXX,先AAA;欲AAA,先BBB”。
先从“明明德于天下”入题,再讲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
再又连环过来,讲“物格、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2)“对比”: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反义词:“本末”“始终”;“本乱”“末治”;“厚者薄”“薄者厚”。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天子”“庶人”:对比。
3. 名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源于此篇。
4. 古词新解:
大学:文中指“博学,广泛地、大量地学习。”
现指:高等教育机构,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
5. 使用使动词。
“明明德”,第1个“明”是动词,“彰明之意。
6. 联想词。
(1)我看到了“本末”,想到成语“本末倒置”。看到“终始”,想到了“始终”一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
前者词语顺序未变,而后者改变了。
(2)“格物”
我想到了“格物致知”,王阳明“格竹子”。
“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是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王阳明“格竹子”:起初就是盯着竹子看,结果病倒了。这个太深奥,我没看太懂。
还有王阳明“格物致知”4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今天,仅有这些感悟,暂且先写这么多。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