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起打卡、发圈、浏览微信成了必做功课。看一篇好文章,写下片言只字也好,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
今天看到一篇题为《二十岁的他,用死亡告诉我们,什么是活着的意义》,流着泪看完,不是因为二十岁短暂的生命,而是这个只有二十岁的生命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
这个自1993年出生后,他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他活不过五岁的人。在同龄人还在幼儿园的时候,他已经去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没有上学,他却用更多时间来读书。让他自豪的是,他曾经保持过一天十万字的阅读量。“虽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但是,我觉得这是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DAY·40 改变·未来由你决定他叫程浩
我们都追求与众不同,他却十分渴望与别人“相同”,我们随意挥霍的今天,曾是他渴望的明天。
DAY·40 改变·未来由你决定程浩微博
他没有抱怨,还常笑说是他父母一生跑了太多路,
最后使他“无路可走”。
有句话说:“上帝关了你一扇门,他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他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出门,没法像同龄人那样上学,
但他有更多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
他从十岁起第一次独立阅读长篇小说开始,
便保持着每天不少于四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他不惧怕死亡,
但害怕上帝丢给他太多理想,却忘了给他完成理想的时间。
他的理想是做一个像斯蒂芬.金那样善于讲故事的人。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
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
他给自己制定了更严苛的计划——每天必须阅读十万字,
阅读的内容已从早期的韩寒郭敬明七堇年笛安,
转变成《1984》《胡适文选》《民主的细节》等。
上午阅读,下午写作。
他已无法承受一本纸质书的重量,
只能在网络上阅读或读电子书,
他写作是用鼠标在软键盘上一个一个点出来,
写得很慢,很吃力,
他不想经常麻烦别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
直到累得扛不住才叫母亲帮他翻身、换个姿势。
读书是他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
写作是他寻找到的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他把尼采的话当成自己的格言:
“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我未必能成为作家,未必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但是我必须坚持写作这个行为,
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
看着这些淤青,我就能想起曾经的日日夜夜,
想起曾经的自己。
若放弃写作,
则是对之前付出的一切表示否定。”
2013年8月18号,在一次感冒之后,
带着呼吸机依然微笑的他,
三天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DAY·40 改变·未来由你决定程浩走后,
他母亲帮他整理电脑里遗留的文字,
没上过一天学校的他,
写有专栏文章,有日记,有读书笔记,
更有大量未完成的作品,
大概44万字。
这些作品,
都是他在生命最后两三年用鼠标一下一下点出来的。
他生前最大的心愿是出书,
“你看别人都说自己惨,
等他们看到我,就不会觉得自己惨了,
我没有白出生。”
“如果有一天,我出书了,
我会取名叫《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DAY·40 改变·未来由你决定他母亲帮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我们看到了《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封面上这朵梵高底色的玫瑰花是他生前所绘。
DAY·40 改变·未来由你决定还有一部十余万字的日记——《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有人问:“人终有一死,现在的奔波劳累有什么意义?”
他反问:“难道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我们就要放弃生命的过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