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多上学开始,我慢慢习惯每天送她上学后,就在学校门口一个美食城没人的角落找个地方写一下日记。最近有些忙,生活节奏打乱了,日记也不是在固定的地方写,从而有些磕磕绊绊不流畅,甚至还晚上失眠,不是睡不着就是很早醒。之前每天忙完,闪存闪删,加上每天早上梳理一下过去,就画上句号了,每一天又是新的开始,但这有10天却是状态不对。
我也在思考,到底是什么问题,我想是关于"心流"的节奏被时不时的活动影响,而中断、堵塞,从而有些不顺畅,还好只有这几天,开始调整估计会很快恢复。
我又想到,无论是身体还是思绪,以及念头,如果不及时的梳理和矫正,发生身心俱疲直到疾病缠身,这都是一脉相承,每一种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归宿,善始善终往往不是说做好事积福报,而是找到自身的内循环,让它能够良性地循环抵消一些身体衰老、器脏渐衰带来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冲击对身体的影响。
所以,孩子们年纪小的时候,靠的就是天生的内循环强大。只要吃好睡好,就没啥问题。他们不需要特别调整什么心态和习惯,就能快乐每一天,而那快乐和不快乐,也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反而,成人年纪越大靠的看似是身体好,其实底层拉开差距的是心态和心境。一个人对外界信息的摄取和消化的功力,有人把它们变成了养料,有人把它们变成了毒素,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身体这个皮囊仅仅只是一个外在的晴雨表罢了。
作为父母对儿女最好的传承在这个时代,我个人偏颇地认为不是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而是其他。更好的教育是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和地区才需要存在的对比,对受过教育的这一代父母,我们给孩子最好的传承是自己找到自己生活的节奏、态度和方式,而不是成为某个新时代的迷信者,执着地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最贵的病人,吃最好的保健品,得最稀缺的富贵病,住高级病房,用昂贵的进口药,这样的话想想都是可怕的。
一个父母尽可能地照顾好自己,每一个当下做出最有利于生命可持续的选择,能够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他人,每一个行动照顾尽可能多的人,但原点一定是从自己出发,而非别人。
父母自己的人生态度是会遗传的,性格和气质倒不一定会。教会孩子爱自己,而非通过无底线地牺牲自己博得周围人的爱与怜悯,这种感情是扭曲的、也是不健康的,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父母要用行为告诉孩子,我爱你,但我首先更爱自己。这就是示范。
所以,让孩子去做ta能做的事情是基于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也是给予孩子有爱自己的机会,自私的父母才会紧紧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从而死死堵住孩子的各种可能性,最终还断送了自己生命的可能。
昨天我告诉多多,我陪了你12年,妈妈也感谢你陪了我12年,从此之后我们母子两不相欠,你为你的学习和生活负责,我为我的生活负责,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平衡地为自己的人生定向、定性、定量地去生活,优化自己的朋友圈,让自己在关系中去迭代,直至离开人世。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也会经营好我的朋友圈,我也会用心发展我个人的写作能力,经营共育的社会事业,同时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财富/身体/生活方式的预备,你想去哪里/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但我不会再在你身上花很多时间,你喜欢什么,那就自己交朋友找人去问,看书寻找答案,或者上网去查,你想要买什么找爸爸商量去买(条件是考试要求也要达到爸爸的要求),这个世界不会无缘无故对你示好,如果有,只能说明别人修养很好,一般情况,除非你有对他人存在某种交换价值的资本。否则,你连你最喜欢的一只猫都养不起。
这个世界,就连动物都不喜欢委曲求全,更何况人,但是委曲求全是最容易的。所以,请在我生了你的第十二个年头开始尝试为自己负责,我也开始为自己负责,而不是为妈妈的身份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