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最近忙于元培项目,需要完成一篇英文论文,于是除了和爸爸讨论,还要去爸爸的办公室查阅资料,其认真程度、写作速度以及英文水平让爸爸是赞叹不已,当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是真理,爸爸就对他的研究生的所作所为不满意了。女儿提交论文的时间是1月14日,为了按时提交论文,她真是加班加点了,逾期,在她的意识里是不可能的,当然更不会去问最晚什么时间提交,而我们的研究生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
这天碰巧泰泽在爸爸的办公室外面的会议桌旁读文献,这时两个研究生来向爸爸汇报工作,汇报的结果估计爸爸不是太满意,再加上他一对比,就对学生说,你们这样下去,春节也只能休息两天,你们看看人家高中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教育了一大顿,结果学生出来的时候,一个研究生和另外一个说“他在PUA我们”,这话正好被泰泽听到。
泰泽告诉我这件事情,我就和孩子爸爸说,人不是被教育的,而是被影响的,学生也是如此,最好的做法就是你让泰泽和你们的研究生一起学习,让学生看到她的学习状态,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和高中生比起来他们的差距在哪儿?学习态度?读文献的能力?提问的切入点?英文写作?口语就更不用说了?……而非我们去给他们对比。
但我们都是被教育处来的,所以我们教育别人的基因已经契合到了我们的身体里,“影响别人,而非教育别人”这一观点,是教育者本身要深刻认识到,这样才会有行动,否则就是空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