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村教育守望者

乡村教育守望者

作者: 一路有谁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09:11 被阅读0次

    鼎盛时拥有九个班、四百来学生的竹山中学,如今已没落成四五十名学生的袖珍学校了,几与过去的私塾相类。

    乡村学校的没落,是天灾?是人祸?都不是,它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无对错,更没有必要怨天尤人。

    只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叹息:过去学生多,却没有老师,没有校舍,甚至没有桌椅,而现在没有学生,校园却建设得如同花园,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井然有序,老师的配备齐全,有点儿叫人匪夷所思,一个人尚需放眼量,一个国家,怎么如此短视,为了追求暂时的效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置一边。

    且不说这些,我这里要介绍一个人,他就是现任竹山中学校长的汪令先,我把他称之为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此刻,暑假过半,他们夫妇刚从上海的女儿那里归来,在城里的家里稍事休息,便要急匆匆的赶回远在四十公里外的学校。

    提及竹山中学,我的眼前便出现了一幅图景,荒草萋萋,猿鸟乱鸣,各式建筑像一堆风蚀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无语凝噎。

    “明天还要赶回去拔草。”汪令先校长的爱人朱禾苗老师有些自嘲的说。

    从二十来岁开始,他们夫妇俩便分配进了竹山中学,见证了竹山中学的起步、发展、鼎盛和衰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和当初对乡村教育的理想全部奉献给了竹山中学,殚精竭虑。

    1985年,汪令先来到竹山中学。当时的竹山中学,像一个发育不全的幼儿,也仅仅只有个人样,没有师资,没有必须的硬件设施,但学校的一班人本着对当地农村教育的无限深情,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硬是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办成了一所具有上乘教育质量的学校。

    几十年来,他们完全有机会走出去,到条件优越的地方去,但他们没有钻营。看到老同事、新同事,如过江之鲫,来来去去,走马灯似的换着面孔,汪校长忧心忡忡:“这样办学,必然会造成教师的短视,要使学校有个大发展,必须要稳定师资。”于是,他以本土化为指导思想,收纳了许多本地老师,才使师资状况基本稳固下来。

    竹山中学鼎盛时,拥有九个教学班,四百多名学生,可谓名噪一时。

    而现在,今非昔比,像一个干瘪的老头,不断的猥琐,但现在,农村的教育方向在哪里?不能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了,要有长远思想,才不至于让国家的资财浪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教育守望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kp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