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刘润老师的一篇文章:培训师如何衡量自己讲课的好坏。
里面提到几种常见的评价方式:满意度调查,口头赞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醍醐灌顶,最好的分享),忍不住分享
满意度调查是非常普遍的评价方式,不管是用户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还是各种第三方调查,相信每个人都接受过很多种调查。如果调查方式或方法没有很好的考虑人性的话,通常会收到非常偏倚的调查结果,从而让人盲目自信。比如患者满意度调查,如果患者看病前,看病中进行调查,有谁会填写差评么,如果在离开医院前或离开医院后进行调查可能就会获得更真实的结果。另一方面,很多人习惯了打高分,满分5分,打分时,5分完美,称不上;3分有点委屈吧,那就打4分,给点面子等。因此打分很多时候可能并不能真实的反应用户的感受或反馈。
口头上的赞扬可能也是一种评判方式。刘润老师认为,大家的口头评价,1)"收获颇丰"代表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可以更好,也就是还行的意思;2)“受益匪浅”是一种肯定,但更多的是礼貌性的肯定;3)“醍醐灌顶”相当于英文中的amazing,难以置信,达到了要求,或者说是及格线;4)“最好的分享”,才能让人心满意足。
刘润老师就靠着上述这几种用户的评价方式,反复打磨自己的课程,让用户感受到最好的课程,去忍不住分享,我是刘润老师的忠实粉丝,经常分享他对商业世界的理解。
刘润老师说道,他有次去房地产公司做培训,这可能是这家公司请过的最贵的人了,但领导从未见过刘润,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贵,在刘润发言前,这位领导起身说了下面这段话:
今天,我们请来了刘润老师,以前我们并不熟悉,但是我们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听过刘老师的课。于是请他来给我们公司做一场分享。
我说刘润老师怎么会这么贵啊?
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和我说,老板,如果今天的分享没有价值,这笔钱,请从我的工资里扣。
正是因为这句话,我把刘润老师请来了。
这种对讲课质量的追求,是我们的榜样;这种洞悉人性的质量评价方式,也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我本身也有部分工作是做培训,但对培训质量的要求远不如刘润老师。虽然也收到过“同类课程中讲的最清楚”的评价,但仍须继续努力,向刘润老师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