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兄弟们来说,杨老师既是大佬,又是老大。这两个称谓,对于满血复活群这十五个人来说,没人不服的。
这个群体,因杨老师而聚,因杨老师变得更有凝聚力。如果不是杨老师召唤,想聚齐大概率是聚不齐的。
杨老师总是一副老大哥模样。不管工作多忙,不管事情多杂,总会抽出时间招呼兄弟们聚聚。面对七齐八不整的“神神鬼鬼”,杨老师总是用宽广的心胸来包容大家,凭空生出一种大家庭的感觉。
杨老师看起来很和善,其实骨子里有一股隐隐的暴躁。只是和兄弟们在一起的时候,杨老师选择把暴躁遮掩起来,把春风化雨的和善留给了大家。
说他不能喝吧,每次都喝得很主动。说他能喝吧,几乎每次都喝多。对于杨老师来说,酒是媒介,是催化剂,是兄弟们的润滑剂,不喝不行,多少随意。
有事找杨哥,能办就办,不能办想办法办。不是因为杨老师能力有多强,关键是很热心。当然,不能回避的是,杨老师确实实力也很强。
就像薛董事长说的那样,一大群人在一起吃饭,一介绍杨老师,大家都纷纷拿起手机加微信、留电话,足见杨老师的人格魅力。
每次一起聚的时候,就像唠家常一样,杨老师都会语重心长地问东问西、问长问短。要说杨老师必定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关心那么多事,现实是每次杨老师都会问得很深入。这种感觉,除了家人和很要好的朋友能做到,在其他地方是感受不到的。大抵这也是大家愿意听从杨老师号召的原因吧。
和杨老师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从工作是否顺利,到孩子学习情况,到老人是否健康。不光这些可以聊,就算谁聊到某个官员的升迁、落败,聊到某某人,大体上杨老师也能聊个七七八八。
不光聊,聊得还很有道理,很贴合实际,没有非常华丽的辞藻,没有十分夸张的形容,语气和语调都很接地气。这也是兄弟们比较佩服的地方。不管是从外表看,还是从语态上感受,总觉得杨老师很容易接近,并不是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严肃老学究的模样。
不管谁家有个什么事情,杨老师总是热心组织,把大家笼聚到一起,总能把兄弟们团结得一团火的模样。该低调的时候低调,要排场各种排场。纵使有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成行的,杨老师也能表示理解和包容,有规矩,又不刻意强求。
心里有规矩,又不刻意强求,这是一种人生的睿智。正因为如此,大家越发地紧密团结在杨老师周围,随叫随到,叫干啥就干啥。
如今这个年纪,各自都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混得人模狗样的,恰恰需要一位老大哥的存在,不管你混得好坏,不嫌谁富贵贫穷,只聊家常,无论成败。
正是有杨老师的存在,让来自各行各业的我们聚拢在一起,聚拢成一个大家庭的模样。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志强说不能喝,就不让多喝。栋梁说喝啤酒,就喝啤酒。建军说有事,该忙忙去。小磊爱迟到,那就迟到一会儿。老宋说怼,那就怼。杨老师就是如此包容兄弟们,因人而异,来者不拒,去也不拦。
看起来很松散,其实凝聚力很强。真叫谁干啥,很少有抬杠的。不服随你说,却没人不服的。连薛董事长都服得服服帖帖的,谁敢不服。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许久未见了,有点想念杨老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