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人首先去做的是撇开与自己的关系,即便问题是由他造成的,结果也常常会如此。这自然是一种逃避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关键问题在于逻辑出现了问题。
昨天看的一篇文章,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如何去寻找问题的来源和避免同一问题的重复发生?
首先,对于出现的问题,当有人去将责任归咎于自己时,往往会出现四种情绪:吃惊,难过,气愤,委屈。并且,这四种情绪是有顺序的:
吃惊,啊?怎么会是这种结果
难过,这种结果我很难接受
气愤,明明不是我的问题
委屈,我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我的错
这一系列的情绪,背后隐藏的是错误的逻辑,对待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反思自己,而不是将责任首先归为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好,对自己有影响的事情自己盯好,这样才能保证有利的结果出现。
对待人同样也是如此!对于身边人我们常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有时候却会适得其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需要让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对他的需求是怎样的。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第一,弄清楚这是你自己的需要。
第二,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三,陈述自己的需求。
第四,放下期待,只谈自己。
从心理学来说, 需求的背后是掌控,掌控的背后是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与其说是改变一个人,不如说,他需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心安。
无论是对待人或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用正确的逻辑去思考。文章中提出了以下步骤:
第一,清楚界限。当提要求时,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事(人)是我可控的吗?可控的是自己这部分。而我的事,又分“我能做的事”和“我能影响的事”。两部分你都做到了吗?
第二,拆分过程,关键寻找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找出问题解决方案。
第三,谁承担结果,谁对过程负责。
不要让错误的逻辑用一生来买单,改变,是对自己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