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化世界的女强男弱———浅谈《聊斋志异》女性人物特色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内容涉及民俗民习、奇谈异闻、题材极为广泛。但无数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及艺术形象,都有扎根于社会的思想基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及爱憎分明等思想感情。
《聊斋志异》中有众多男女形象,每个人物形象都鲜明且深入人心。但是比较一下男女形象,就会感到诧异,男性往往不如女性强,是相当弱小、需要帮助的人物。女性则是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强者。这跟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有一定出入,但证明了作者在当时思想的前卫。女性不再是柔弱,没有主见,依附于男人的形象。反之是独立,坚强,敢爱敢恨的代表。
《 聊斋》中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了,首先表现在自主意识上,她们具有不依赖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识。在婚恋问题上,女性可以大胆追求个人的幸福,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比如《鸦头》中鸦头与第一个接客的客人私奔。又如《惠芳》中的惠芳带着婢女,嫁妆主动上门求亲。
除了自主意识的觉醒,女性能力上也比男性强。男性的角色大部分以懦弱的书生为主,而女性则是勤俭持家的妇女,或者是惩恶扬善的侠女,或者是有着仙术的妖精。在书中这是一个阴阳颠倒的世界,男女的主客地位、性格,气质发生了变化。正是在这个虚幻世界里,蒲松龄有意无意地改变了男强女弱的地位。这也是批判男性的懦弱。
第三点就上文女性会仙术而说。《聊斋》当中很多女性形象都不是人类。有妖精也有鬼魂。她们漂亮深受男人的喜爱,许多好色之徒都为其倾倒,甚至为了一时享乐甘愿付出性命。也有很多看似文质彬彬的书生与她们相爱却又始乱终弃。在这里,女性虽不是人类,但却有着人性。她们看似让人恐惧,但每一个都心存善良,而且敢爱敢恨,忠心不二,为了守护自己的爱情甘愿付出生命。例如聂小倩,小翠她们都不是人类但却单纯可爱,为爱不顾一切。这不单批判男性易变,花心,更讽刺当时社会的人们,虽为人却不如人,而那些不是人的却有着人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形象体现出可贵的进步思想:一,女子已经可以自立自强,独立生存。二,女性不再是被动和无助的,而是主动者,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三,很多女子强于男子,甚至给男性慰藉和激励,帮助男性获得财富和荣耀。
美丽的让人绝望———浅谈《可可西里》色调运用
《可可西里》是一部以纪录片手法拍摄的电影,影片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奋力与藏羚羊盗猎分子抗争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为观众展示人类杀害藏羚羊的残忍行为,以此警戒和呼吁人类保护藏羚羊。
该片以记者的视觉为第一人称,尕玉最初来到青海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青山。虽然景色美丽但影片的色调较暗,男人粗矿黝黑的脸颊,脏兮兮的指甲,几个特写都应证了后面日泰的话: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心却比任何人都干净。但正是这片美丽神圣的土地上发生了可耻可恨的事情,让人为此难过而悲叹,更让人产生了对该影片的共鸣。
虽为电影但尽量纪录片手法真实记录,影片色调变化也总给以观众视觉上的震撼。从起初景色一片翠绿到他们踏上征途时色调变成以灰和红为主。灰色皮子,红色羊骨架。即使看到队员们脸上的凝重后,我们仍然深深地被那暴露在眼前的一大片红色所震惊。将秃鹫啃食羊肉的特写镜头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人以心灵上的撼动和视觉上的强烈冲击。随着影片过半,影片色彩开始变冷,茫茫的雪白,将白雪皑皑的山川和高原与人的渺小产生鲜明对比。白色带给他们绝望,恐慌,无助,到最后所有的一切都消失在这白色的荒漠中。
这部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为观众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强大。那些生活中美丽鲜艳的色彩在影片中却成了残酷,无助的象征,也变成了讽刺的符号,撞击人心让人心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