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神秘兮兮问了我一个选择题。
“有两个占卜师,占卜师A的准确率是20%,占卜师B的准确率是50%,你如果想占卜一件事情,你会找哪个占卜师?”
看她绷不住的窃喜,已经猜到答案一定不是常规思维,但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想法,还是选了B占卜师。
娃哈哈笑,我就知道你会上当,应该选占卜师A。
为什么?
你要用逆向思维想,占卜师B有50%的准确率,那就是各占一半,占卜师A准确是20%,那你可以按照他占卜结果的反向去做,就是有80%的准确率!
哦……似乎挺有道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呢。
想了想,这个逆向思维的前提是要占卜的事情具有绝对正反属性,即非此即彼,比如,明天早上出门需不需要带雨具。答案就是带或者不带,如果占卜师A说不用带,那你带上,更大概率会用上雨具。
但是如果求问这婚能不能结,用这个逻辑去想就很危险了。占卜师说能结,你想了想,逆向思考,不能结。但实际上这个事情背后有各种复杂的关系,能结的反向也不仅仅是不能结,还可能是初见一般,久处生情,最后琴瑟和鸣。
同样如果我需要解开一道数学难题,我正纠结是否要去找某个数学大师,但路途遥远,很纠结,于是向占卜师求解,这种时候,我想我更愿意相信有50%准确率的那位占星师的话,因为她有更高的准确率,意味着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当然,以上都是假设衍生的闲扯。真实生活中,我们更倾向用自己的真实生活经验去判断事件发生的概率,尽量做出理智,客观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