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火车站人头攒动,你在想火车站永远上演着急匆匆的戏,乘客是最卖力的演员。当你和父母拿着行李出了火车站,没有对你说:欢迎来到武汉,也没有学校派来的人接你。经过周折,你到了学校,看着水池的喷泉,背后呆呆矗立着教学楼,办理入学手续后,走进宿舍,放好行李,爸妈要走了,你望着他们的背影,他们急着去赶回去的火车,离开阳逻却依然困难。你一定会疑问:“学校怎么会建在这么远的郊区呢?”没有人回答你的问题。
回到寝室,认识舍友,寻找着哪一个是你的饭友,望着窗外,心中充满期待,一个即将展开的生活等着你。现实却是:食堂提供的饭菜种类屈指可数,超市拥挤狭窄,足球场并没有让你产生踢足球的欲望,唯一让你满意的是住在四人间寝室,而不是六人间。
开始军训,教官的穿着让人敬畏,听着口令,站直,抬头,目光看向远方,就这样站着。这时的你开始怀念高中的点点滴滴,想念高中的朋友,重温为高考而苦读的一幕幕,那时的你还在对大学幻想:参见很多感兴趣的社团,认识有趣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恋爱对象。这时,教官走到你的面前,训斥你的反应慢了半拍......你也会疑问:“为什么要军训?军训的目的是什么?”
开班会,自我介绍依然让你紧张,随后的班委竞选,同学们跃跃欲试,你在犹豫,脑中响起来大学前关心你的人的嘱咐:争取当个班委,和老师和辅导员搞好关系,争取入党。你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上去了,说着稀里糊涂的话。走下讲台,不管有没有当选,你都已经准备好了安慰自己的理由。只记得舍友的名字让你觉得有必要多认识几个同学,于是你记下他们的名字,把他们的电话号码放进手机里,也许,从来不会联系。
开始上课了,课堂昏昏沉沉,老师勉勉强强,你强迫自己不要睡着,旁边的同学问你:“老师他到底在说些什么?”
没过多久,要开始选课了。选课总让人为之一振,就像买火车票,就像坐火车,你生怕自己被挤到最后,生怕那些选到课的同学慷慨的说:“要不,我让一门给你吧。”生怕那些宣称选课修学分不够的人对你的漠视。最后,你选了那些没人选的课,老师看到你一脸苦相说:“你是你的恶梦,不是我的。”学校领导还在讲着通识教育,不是欧美才有通识教育吗?你会疑问:“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听起来怎么像个三本学校?”
上体育课,老师以人数不足让你转选其他体育项目。看似很多选择,却让你没有选择。所有的体育老师嘴里都说了几句简短的话,警告你不来上课的危险。这样所有的上课都走向形式而淡化内容。你跟着老师练太极,所有的体育课学生都在跟着老师练太极。所有深奥内涵、有背景有故事有传统的东西,就这样以简化的形式,以老师上课的手段传播和教育。污染了事物本来的面目,塑造了你对原事物的反感和好奇心的淡化。为了考试通过而去练老师教的垃圾太极招式的你,还能有多大的兴趣和好奇对真正太极多看俩眼?对英语对自然科学难道不是这样?
那么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呢?大二的我和你一样迷茫。不同的只是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不同。大多数人并没有明确的计划,高中的课本和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高考之后是什么。高考之后是天堂?我看到的依旧是老师在讲台上自说自话,而同学们在低头做笔记。有个同学说他的大学生活就是为考研准备的,有人说大学至少恋爱一次,有人说大学应该多去图书馆,有人说大学要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和感兴趣的,简言之就是做自己想做的。而我以为,大学生活应该从拒绝开始。拒绝是一个姿态,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我意识控制。拒绝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一本正经的、热闹的、虚假的、自我欺骗的活动。显露的便是现实的荒漠,构建生活变从这里开始。如果整天用手机登QQ,看空间,等微薄,用电脑上网看电子书各种图片、视频、电子书、社交网站…….用各种信息来刺激大脑的电流。拒绝不了技术的诱惑和控制,能去开辟恋爱的战场,能去图书馆老实的呆着,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在不知觉中度过大一,才发现永远有人比你去起的早,比你勤奋。在一个下雨的晚上,我看到一个同学撑把伞背书。在图书馆我看到有人重复抄写英语单词。我看到有人起的早却什么也不做。大一的你以为世界就是这样,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国度,有些人做着无用功,傻人就是这样多。而你可以舒服的睡到中午。请你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就算你看到周围的人是这样,那不正好说明在你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有更多的人,做着更有效率或者更傻的事吗?大一的你,可以勤奋点的,不管做什么,即使看起来很傻。有时候,你很难解释什么是傻。
期望受到关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生活的轨迹因他人的关注而改变。大一的你,可以假想大二的我正在关注你,一束镁光灯向你投来,这是你的舞台,你的麦克风,不用表演给谁看,不必去取悦别人,你只是取悦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