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乐脚丫子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释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能够懂得这种规定再来治理天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感想
孔子重视祭祀、周礼如同的人生准则似的,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反而证明了孔子对于仁爱治世的期待。
祭祀代表活得的人对逝去者的孝代代传承,子子孙孙如同树的枝叶那般枝繁茂密,人类才能够得以发展和长存。
前些日子跟家人前往祖辈的大屋,缘由是得知祖辈宗庙大屋依旧存在,那里还依稀留有个别同姓的子孙居住,顺路便一道过去看看。
我们知道的只有简略的门牌号,地图找不到大屋的存在,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穿梭在马路上,我们像盲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
既然没有任何的指示,只好去问路上的行人。一路问过去,一无所知,偶有像是知道的却跟我们所知的状况不太相符,让一时人摸不住头脑。
正当茫然之际,我们得到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方向。沿路走过去,各种不确定,我们几人也产生内部争吵,多少在互相推卸责任。
也许冥冥之中有祖宗保佑,有人听闻我们在找大屋,更巧的是他认为我们一行人中有人很像这里的某人,便一路把我们领到了大屋门前。
更碰巧遇到回来祭祖的远房亲人,在旁人的协助下顺利的祭祀成功,这一刻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
远房亲人虽从未见过,但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祭祀完成后互相唠嗑后初步了解大屋的结构。
大屋没有了天井和主屋,早已被后人改建了几栋独栋楼房。而后人大多都不在本地工作生活,因此大门紧锁。
我不禁感叹道,如果不是占地建房的远方亲戚或许我们再也看不见这座大屋,也是因为有他们这栋大屋虽陈旧却仍有生命力和香火延续。
我的思绪开始有些恍惚,依稀之间仿佛看见一群小孩在这里嬉戏,或许这大屋的存在就是祖辈生活过的证据。破旧的大门早已坏了,后人把大门拆掉了是否意味着新中国改革开放了但随时欢迎子孙回来看看。
我想这就是祭祀的作用吧,以此为根,孝悌慈仁,让香火继续延续下去吧。
天下是否有孝悌慈仁就可以管理易如反掌的这点我不知,但是我相信孝悌慈仁是祖辈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感谢您的观看。
网友评论